第117章 琼林宴

作品:李景行的科举之路|作者:玉米扒舞|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4 11:27:42|字数:5364字

六元及第以及状元的风波还没有过去,游街夸官后面还有一个琼林宴。

“琼林宴”始于宋代,宋太祖规定,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宴席设在汴京城西的皇家花园“琼林苑”,俗称“琼林宴”,也称“闻喜宴”“恩荣宴”等。

据史料记载,辽代也曾设宴招待新科进士,地点或在礼部或在内果园,但也借鉴宋人琼林宴之称。

元明清三代,又称为“恩荣宴”,历代在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时,仪式内容大致不变。

其实总的来说,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毕业季。

琼林宴上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簪花,如果你的花够大够艳够特别。

那人群中你就是最靓的仔,而此刻最靓的仔就是李景行。

“风云千载遇重华,赐宴琼林宠渥赊。

丹桂广寒非月窟,紫烟蓬岛是天家。

食分绫饼堆红玉,酒出黄封泻绛霞。

见说金明池上事,有人闻喜不簪花。”

琼林院的地点是在宫里举行,所以他们这批新科进士又再一次的入宫。

穿的还是那一天的进士服,一群年轻人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就是宫内不比宫外,大家要守的规矩太多。各自都有点放不开。

这个院子看起来很大,三个大大的琼林苑挂在上方。

大气磅礴的院子,亭台楼阁流水之中 ,所有人的桌案都已摆好。

期间穿插忙碌的宫女和太监也是行云流水,条理分明。

现在离开席还早,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攀交情。

不过,果真三甲的进士就是最底层,李景行看见好几个三甲进士跟二甲一甲进士套近乎人家都不带理的。

李景行这边倒是不缺凑上来的,李景行也是正常礼貌的应对。

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觉得你人不错,那就继续聊。

觉得你这个人三观跟他不一致,那就不说话。

毕竟状元郎嘛,傲气一点多正常。更何况李景行的脾气算是不错的。

看时间差不多了,门口进来一排礼官,让他们按自己的位置坐好。

琼林宴也就是另一种谢师宴,在现代感谢的可能就是校长跟老师。

在琼林宴上感谢的就是皇上与八位阅卷官。

随着一声声尖利的传唤声,就见明宗帝领着八位阅卷官,直接往这边走来。

在场众人纷纷行礼跪拜,看到皇上已经坐到首座。

明宗帝让他们赶紧起身。

在场的新科进士全部起身坐好,就看到坐在高台上的皇帝笑脸盈盈的看着他们。

这应该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接近皇帝吧,李景行倒见怪不怪,因为他见皇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琼林宴主打的就是一个宴,上面的食材可都是宫里的御厨做的。

这比上次那些大锅饭不知道上了多少个档次。

等好酒好菜都通通上齐。

身为最高的领导,明宗帝总是要来一番开场白的。

只见明宗帝,一脸笑意的看着场上的人,特别是看到李景行时笑得更加灿烂。

“朕今日于此琼林宴上,与诸新科进士共聚一堂,实乃朕之幸事,亦是国家之幸事。

诸位皆为我朝之英才,历经层层选拔,终得此殊荣。朕深知诸位之才华与努力,今日得以相聚于此,实乃诸位之功。

科举之制,乃我朝选才之重要途径。诸位凭借自身之才学,通过层层考验,脱颖而出,实为难能可贵。朕对诸位之成就甚为满意。

然而,今日之成就,仅为诸位仕途之起点。今后,诸位当以国家、百姓为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身为进士,当有胸怀天下之志,为国家之繁荣、百姓之福祉而努力。诸位需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之才能,以应对未来之挑战。

在仕途之上,诸位当恪守廉洁、公正之道,不为权势所动摇,不为利益所蒙蔽。以清正廉洁之身,为国家、百姓谋福祉。

朕期望诸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为我朝之繁荣昌盛贡献自己之力量。

愿诸位前程似锦,不负朕之期望!”

一番勉励支持下来,下面的进士们个个鸡血上头。恨不得现在就为明宗帝抛头颅洒热血贡献自己的一片力量。

在场所有人都对着明宗帝就是行了一礼。

随着明宗帝落座后,开始让大家尽情的享用美酒美菜。

以后都要在官场上混了,这点事难道还不懂吗?

肯定是要先等到明宗帝动筷他们才敢动筷呀。

你没看明宗帝说完,就连那些阅卷官都还没有动筷吗?

明宗帝看着底下拘谨的众人,也不别扭,直接先动筷子。

随着八位阅卷官依次向皇上敬酒,明宗帝也是很给面子。

表示他们最近这段时间辛苦了,更是勉励了他们一番。

“能为陛下效劳,为国家选拔人才,乃臣之荣幸。”

“谢陛下关怀,臣必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

“陛下谬赞,臣当更加勤勉,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方便以后阅读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117章 琼林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117章 琼林宴并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