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取字

作品:李景行的科举之路|作者:玉米扒舞|分类:历史|更新:2024-05-20 12:39:23|字数:5270字

随着各位长辈都纷纷入座,只见秦老走到中间。

而且四家的亲人 ,也通通被请来观礼。这可是自家孩子的大事,他们一定不能缺席。

“今日,汝等行弱冠之礼,自此将告别青涩,迈向成年。

为师为汝取字,明佑、安之、冠思、朝槿

望汝等能秉承正道,坚守仁德之心。言行当谨慎,处世需谦恭。

修德立身,以明志致远;博学广识,以洞察世事。

当以礼待人,以义行事,不负家族之望,不负师长期许。

愿汝等在未来之路上,披荆斩棘,成就非凡,光耀门楣,为家国之兴贡献力量!”

等到秦老把誓词念完,四人跪在地上眼里都是秦老。

等秦老把其中一顶白玉冠,放到林子俊头上给他重新束发。

“子俊徒儿,为师给你取字“明佑”代表着光明磊落,高明识远,有承天之佑,日后幸福美满之意。”

林子俊等玉冠戴好,就直接给秦老连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老师为弟子取字,这个字弟子十分喜欢。”

当轮到李景行这个老二的时候,只见秦老去把张夫子拉了过来。

“咱们都是景行的老师,我取了字,正冠就我俩一块来。”

张夫子实在推辞不过,而且李景行是他此生最大的骄傲,这一刻他也无法拒绝。

李景行也一脸鼓励的看向自家张夫子,对方能从大河村赶来,其中的情谊李景行都懂。

他从未觉得自家老师,只是一名普通的童生,就心心存怠慢,一日为师,终身都是他的老师。

“老师你就别再推辞了,等会儿我也要你俩一块给我正冠。”李绍轩率先开口,更是逗得两位老师喜笑颜开。

等到李景行的头发散开,张夫子拿着梳子一下一下的往下梳。

“行儿,你从小天资过人,聪慧善良,为师为你取字“安之”希望日后你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秦老刚一说完,张夫子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行儿,秦老说得对,无人扶你青云志,你自踏雪至山巅。你的为人处事,为师没有什么能对你说的。跟秦老一样只愿你余生平平安安。”

李景行此刻早已双眼通红,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戴好玉冠,李景行先是给张夫子磕头拜恩,又给秦老叩谢师恩。

等到李绍轩的时候,两位老师还没说,他就已经忍不住掉眼泪了。

实在是刚才看到师兄他们,泪腺比较浅,实在是太让他感动了。

秦老笑着摸了摸自家三徒弟,李绍轩虽然不是他们之中最聪慧的。可是为人豁达,心性纯良。

特别容易与人共情,心思更是写在脸上,让人一眼看去就十分喜爱。

张夫子也是没了伤感,只余好笑,当初收他为弟子本也是顺带,还是他爷爷一个劲的拜托他。

哪知自从跟李景行成为同桌之后,虽然天赋没有对方这样逆天,可是好学努力勤奋一样不少。

再加上心性通达,科举之路也是十分顺畅,这小子果然不愧是好运道,现在更是一朝驸马。谁看了不得说一句这小子运气是真好。

“轩儿,你心性纯良,常与他人共情,就是太过疲懒,遇到事情不愿自己想办法。老是依靠你的师兄,给你取字“冠思”你可明白为师的用意。”

李绍轩哪里会不知道老师的意思?其实他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不过现在他已经变了好多。

师兄不在身边,他也能学着像师兄那样冷静,把事情完美处理好。

“老师,弟子明白,弟子以后不会再依赖师兄。但师兄永远都是我的榜样,虽然我无法做得像师兄那样好,但是我可以学着像师兄那样去解决问题。”

两位老师都十分欣慰,所以说李绍轩这孩子。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心性却是最通达的。

什么事情他都明白,而且他都会去改变,吸取别人身上好的优点。

当秦老拿着最后一个白玉冠来到徐铭泽身边。

看着自己这个最小的徒儿,秦老也是十分满意。

“泽儿,明年就要下场,三年前的约定为师还记得,你的一句下一个状元郎吾可为也,尔等在场诸君,亦或然也。为师今年想听到你的好消息。给你取字“朝槿”寓意你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徐铭泽也是一脸动容,虽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状元之位,但是自己一定会努力去争取。

叩谢师恩之后,冠礼也算是结束,他们从今日起也有了自己的字。

在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弱冠之年,会由族中长辈或者有名望的老师取字。

字主要用于对外社交,是社交场合类似名片上的称呼,比较庄重正式。

取名在前,取字在后,故字通常由名延伸而来。古人取字的原则是“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即字要能够表达出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所以取字对于古人来说也是十分分最重要。古代交友,如果对方两人十分合得来,都会互相叫字称号,以表亲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方便以后阅读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174章 取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第174章 取字并对李景行的科举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