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医中药为何能够防治时疫

作品:新手学起梅花易数|作者:雨子白|分类:其他|更新:2024-04-24 23:33:28|字数:6954字

疫病与瘟病虽然经常并提,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目前的这种冠状病毒肺炎就是一种时疫,是有时间性的。那么古人也揭示了:“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疫病为什么会爆发和流行呢?就是因为我们过度地与虫类、与野兽亲近了,过度地与带毛类、带羽毛类的这些生命紧密接触了。特别是杀生,特别是吃它们的尸体、吃它们的肉,更容易导致疫病流行。就像这一次疫病,有些人把蝙蝠煮汤喝,认为那是鲜味,那么蝙蝠是不是古人所说的“虫兽毛羽”呢?

实际上,人类之所以有瘟疫,是自然的一种反馈,是人类自招的。招瘟招疫的原因,就是杀生,就是乱吃,就是不注意生态平衡。这个特点非常地明显。

“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这段揭示性的文字,源自于《黄帝内经》当中所引述的《上经·尚时》里的论述,它对于瘟疫进行了准确的定义,这里谈的就是病因,就是瘟疫的来源。而对于瘟疫的来源,西方早些年为了维护市场利益,往往是避而不谈的,例如欧洲的疯牛病流行起来后,相关西方国家都是极力掩饰的。

往更深一步说,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方的文明和文化当中,始终是不希望人类去杀生,不希望人去吃其它动物的尸体的。所以,认识瘟和疫,预防时疫,同样需要在黄老文化及其悊学思想里面去找到它的答案,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把握细与微,用于精与炁,就能够揭示这里面的一些奥秘。

精和炁,在中药上体现于药性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在治疗上,则可以归结为两句话:

其一,“瘟疫之防也,非禁杀生止食尸而不可绝。”就是说,如果不能够做到禁止杀生,不能做到不再吃动物的尸体,就不可能完全摆脱瘟疫;

其二,在治疗上,瘟疫之治也,非汗下吐和之法不可中和。这一句话比较专业,简单而言,对于瘟疫病的患者,中医不是直接在其身体里面去杀病毒、杀细菌,而是提升患者的排毒能力,当患者的循环系统、防卫系统、气机和血液都从精的层面、从炁的层面调动起来以后,比如在早期通过解表发汗的方法,就能够很快地将病毒、细菌拒之于门外。因为人体的皮肤是一个最大的器官,很容易把体内的这些毒素、微生物排斥在体外。而对于发汗都没能够排出去的,则可以“下”,即从大便、小便里面排出去;甚至还可以通过“吐”的办法,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中和状态。

修身养生“上鹊桥”示意图

传统文化中以正善德修心意,用精炁神炼骨肉液的自我健康保健预防训练体系中,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疫病而提高抵抗预防生理的方法,那就是搭接口腔内的“上鹊桥”,保持口腔内的不断生津产液,并且缓缓吞咽,就具有良好的将疫毒拒之于“身体国门”之外的功能。这是因为时疫的病毒是以鼻腔与相关器官的粘膜为入侵的门户,所谓“瘟从口入,疫从鼻侵”就是常见的途径。而疫从鼻侵又与鼻咽腔与口咽腔的湿度与抗体酶浓度和含量相关。保持搭接上鹊桥,也就是舌抵上腭,就会满口生津。活性酶与湿度会使鼻粘膜、咽粘膜、口粘膜保持最佳防御状态,病毒容易在最佳的抗体湿度与被酶解的浅表环境中被消融解体。因此,我们可看到坚持修身实践经典诵读舌抵上腭(搭接上鹊桥)的实践者,全年或者一生都甚少罹患“感冒”之类各种时疫,其成果其实是源自于正确的传统文化修身训练。

这就是中医治疗的一部分原理,并不神秘,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中医能够防治时疫,并不意外。中医是祖先留给子孙后代的看家宝,只是我们不重视、不珍惜,使之蒙尘了而已。我们珍惜生命,就一定要珍惜中医。

《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

说明全谷物种子精华

其实最养人的身体!

但你知道《黄帝内经》这句话的意义吗?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中医元典《黄帝内经》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天德养神,地谷养形”,简单的说,即宇宙的道德营养着人们的精神,也就是性体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命体系统!

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德”并不仅是西方哲学简单定义的,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只是一种品格、只是一种品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丢失了道德能量的滋养,我们也将失去身心健康!

喜欢新手学起梅花易数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新手学起梅花易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新手学起梅花易数》,方便以后阅读新手学起梅花易数第2章 中医中药为何能够防治时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手学起梅花易数第2章 中医中药为何能够防治时疫并对新手学起梅花易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