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喜好鼻烟的神灵

作品:雪域格桑|作者:雪山格桑|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8 14:16:11|字数:11978字

深阔丰沛的拉萨河从圣城之南贴城而过,这位宽厚仁慈的母亲,每年总要发几次脾气,甚至是暴怒。夏日雨季,但见猛浪滚滚,从雪山呼啸而下,堤岸冲毁,民居被淹,大昭寺广场顿成水洼。一千多年来,河堤年年修,却是经常毁,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修堤的队伍——热结巴。

春夏补堤护堤时有数百人,甚至达千人,雨季过后大部分返家,但仍留下一部分人无家可归,成为拉萨流浪人群体的核心。他们人数众多,身份复杂,直接关系到圣城的商业、治安和清洁卫生。人口稀少的雪域城市的运转、发展,也离不开这一笔人力资源,但管理起来难度很大。

为此,在管理社会治安的机构——协尔邦之下,设立了一支巡捕队,队长是大毛手下一个小队长,叫伦波。但几年下来,治安状况仍没有大的改观,近日,又连续发生了几起打架偷盗和调戏妇女的案件,甚至街头出现了几具尸体。

八廓街东面有一大宅,叫噶玛厦,原属小藏巴汗,没收后,五世达赖将其改为神殿,从色拉寺选派了一个神巫,作为拉萨土地、财产的守护者。当地官员和巡捕队经常前去求神灵保佑,遇到难破的案子也去求大神指点。

有一次,热结巴聚众闹事,围攻市政厅——郎子辖。大毛亲自带卫队弹压,总算平息了事件。巡捕队欲查办为首者,但没有线索,于是伦波去噶玛厦请神指示。巫师降神后,助手对伦波说,“大神暗示,为首者年在半百,喜抽鼻烟。”据此,伦波很快将其抓获,此人名叫朗卡脱美,老远就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鼻烟味。

朗卡为人耿直,遇事敢当,很受热结巴拥戴,在拉萨流浪群体中是个领袖人物。他被捕的消息传出后,整个拉萨骚动起来,很快引起桑结的关注。他唤来大毛和伦波,说:“你们平息闹事维持秩序是对的,可你们查明聚众原因没有?”见二人摇头,又接着说,“不查出根源,以后还会发生类似事件,这正是巡捕队费了不少力却绩效不彰的原因。”

桑结命伦波带出朗卡,经亲自询问,了解到热结巴不满是因为治河官克扣了粮饷,再深查,果然朗卡所言不虚。桑结严惩了贪官,发还了粮饷,对朗卡颇有好感。询问中还了解到,朗卡是康巴人,年轻时到拉萨朝佛再未回去,每年参加护堤队,汛期一过,便浪迹街头做些零工维持生计。

桑结在哲蚌时学习过建筑学,红宫的设计展现了他的杰出才华。他曾多次勘察过拉萨河堤岸,也一直想着拉萨河防汛的问题,后来依据建筑学原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城区南边河道中,有两块孤洲,其中正对着城区的这一块,因形状似一足印,故名仙足岛,大水一下,都被吞没。仙足岛北岸不远即老城中心大昭寺,此段地势低洼,水害多发生于此。多少年来的治水办法是加高加厚护堤挡水,但往往不敌洪水冲刷。

桑结的方案是在仙足岛迎水的西端,利用地形用石头砌出一个鱼嘴状的分水墙,通过分流以减轻对北岸的冲击。桑结根据上述构思画了一张示意图,特请朗卡来第巴府商议。听了桑结介绍,朗卡一边回味,一边用粗糙的大手在图上比划着,有顷,只见他双眼放光:“好办法,行,真是个妙主意。大人,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他激动地差点去抓第巴大人的手。

“有一次去察看河堤,瞧见一条大鱼逆流而上,尽管水很大,堤坝晃动,鱼却不会被冲翻,这与鱼的身体形状有关,在哲蚌学建筑时,一位印度老师讲过这叫流线原理,我想试试这个办法看行不行。”

“大人,那些原理我不懂,可我觉得这办法准行。”

“朗卡啦,汛期刚过,护堤队还未解散,把人留下,先开采石料。你有经验有威信,命你担任大工头,协助新任治河官在明年雨季前完成工程。具体方案咱们抽时间再议。”

在最后定稿的施工图中,仙足岛的形状酷似一条数百米长向西奋力游动的大鱼,脊背贴近北岸,大部分流水则经“鱼腹”贴南岸直泻而下,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减缓流水冲击北岸城区的压力。

这在当时西藏无疑是一项巨大工程。第二年春末夏初完工时,远眺就像是两道石砌长城屹立河中,在西端交汇成一浑圆“鱼嘴”,高达一丈,从西往东逐渐降低,“鱼嘴”后面用大小石块填为实心,也由西向东,坡度依次平缓。为使工程牢固,石墙和填充的石块,均用荆条拧绳编网绑住、拢住。

完工典礼那天,岸边举办了盛大法会,鼓号声中,大昭寺高僧唪经诵咒为工程加持,祈祷平安。第巴府在寺前广场施饭一顿,然后府中官员率数百热结巴前往噶玛厦谢神,后面跟着许多乞丐、艺人、流浪者、妓女等。以往噶玛厦的信众多为中上层市民,现在下层人们也可以进去拜神,大家高兴得又唱又跳,动作狂放,场面火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雪域格桑》,方便以后阅读雪域格桑第87章 喜好鼻烟的神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雪域格桑第87章 喜好鼻烟的神灵并对雪域格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