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扭了腰的张火头

作品: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作者:嶷山脚下|分类:历史|更新:2024-04-30 07:58:45|字数:4908字

守在这里的喽啰叫张宝,王伦见过,是个机灵的汉子,平时朱贵不少提携。

张宝早就在院子里备好了吃喝用度,这里位置比较隐蔽,朱贵打算把这里当成梁山在东京城里的一个据点。知道这个据点的高衙内一行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也是比较安全。

高衙内一死,他的一帮子跟班被高俅打的打,赶的赶,早就不知去向。

当天到的时候有点晚,第二天一大早开始的打捞。

在大家的帮忙下,柳长生的父母的遗体被拉了上来。

柳长生父母死的时候天冷,但是枯井中的温度并不低。柳长生父母的遗体拉上来的时候已经腐烂的厉害,只是身上的衣着和装饰柳长生哪里能认错,顿时一顿痛哭。

早上人不多,即便是前后塞了不少咸鱼,味道还是不小,一行人拉着遗体到了城外,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架了柴火就烧了起来。

张宝早就备好了不少纸钱香烛等一干用具。

按照当下的规矩,遗体在焚烧的过程中,要烧一些纸钱,这才好上路,柳长生手中纸钱不断,当然了,柳家姐弟现在可是超级有钱,早就超过了柳家之前的家当,这柳家父母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中间发生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本来这种事情柳长生磕头就可以,其他人烧香鞠躬便可。王伦在鞠躬的时候不小心恍惚了一下,单膝就跪倒在地,后来他干脆跪下磕了一个头。当然了,后来才知道这头不白磕。

大家收了骨殖,返回了院子,大家一阵宽慰柳长生。柳长生心愿已了,很快就振作了起来。

王伦这时候拿出了一张图,这图就是之前和林冲做的东京地形图,在东京电子狗的狄长青的指点下,这地图又精细了很多,大家一番商量,就定好了第二天的去处。

大宋朝廷对军事手工业非常重视,在北宋初年的时候就设立了兵器制作院,在开封府设立南北两作,后来又加设了东西两作。分别进行各种铠甲、马具装、剑、枪、刀、床子弩以及弓、弩、箭、弦、镞等兵器的制作。

北宋天圣元年,朝廷又在开封设立了专门制造攻守城器械的广备攻城作,由广备指挥主持其事,其下分二十一作:大木作、银匠作、小木作、皮作、大炉作、小炉作、麻作、石作、砖作、泥作、井作、赤白作、桶作、瓦作、竹作、猛火油(石油)作、钉铰作、火药作、金火作、青窑作、窑子作。

北宋熙宁六年,王安石变法,仿唐设立军器监,职掌中央和地方的兵器制造,加强了全国兵器制造管理。

整个大宋王朝其实没有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即便是现在,西夏和契丹皆是强敌,骑兵尤为厉害,大宋骑兵少,就只能在兵器上下功夫。

战争多的时候,各大军器作坊就忙活,最近几年仗打的少了,很多熟练工匠就空了下来,再加上各级官吏的盘剥,不少熟练工匠都断了营生,开始进入苦力大队,日日接活。

老军巷是攻城作南边不远的一个不起眼的巷子,外人不知到,只要一进去就会发现,这巷子别有洞天。

当时攻城作在成立的时候划了很大一块地方,本来要成立5个大作坊,后来成立的两个之后就拖了下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朝廷没钱建新作坊,二是战事已了,新作坊用不上了,就这现有的两个作坊也是苦苦支撑。

作坊不建了,但是之前从全国各地招过来的工人可是赶不回去了。这些人属军队管辖,军队又改不了饷银。这属于让你干活还不给正规编制,你还不能跑的苦逼差事。这和其他作坊相比,攻城作是一个苦差事,净是干一些苦力活,尤其是火药作,危险性还大,一般人真不愿意干这个工作,没办法,官命难违。要是能改的话,他们宁可去做做弓箭,弄弄盔甲,也没这辛苦,待遇还好。

这大名鼎鼎的轰天雷凌振现在只是一个甲仗库副使炮手,他的专业是放炮的,但是要论道真正制作火药和火器的高手,还是在这老军巷。

要说这要放几年以前,这老军巷巷口都有士兵站岗,这些人都是宝贝,不能随便乱跑,这几年早就没人管了。老军巷拖家带口的有三四千人,其中一半是老弱病残。每隔半个月这里面都要抬出一两个尸体,军器监早已是不闻不问。

张火头自从腰扭了之后已经半个月没出门了。没办法,这上了年纪就抗不了大包了,眼瞅着自己一身的本领只能沦落到跟一帮苦力抢活儿的地步,张火头就悲从中来。

“爹,我说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跟你说我一个人就可以养家,你非得自己跑去扛大包,那一百多斤的大包别说是你,就是一个壮小伙子都费劲。”一个精瘦的年轻小伙子在火上烤一个狗皮膏药,烤的热气腾腾。

“我说你小子,现在就看不上你老爹我,想当初我年轻时候扛木头,200斤重的柱子我一人扛着就,哎呀,你个臭小子,你给我轻点。”老头子趴在床上,被膏药疼的龇牙咧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方便以后阅读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第33章 扭了腰的张火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第33章 扭了腰的张火头并对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