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帮助朱公子

作品:大宋小商圣|作者:王云迪|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1 11:20:30|字数:4388字

回到百户所,他们讨论了建造浴室、食堂和宿舍的策略,忙碌到下午才分配好任务。众人散去后,陈铭注意到郑焕有些心不在焉,便笑着问:"有什么想说的吗?"

"咳咳,公子真是洞察秋毫。这些本是好事,但古来有言,官员不修官署,公子如此高调,恐怕会成为他人的垫脚石,还可能引来非议啊!" 郑焕有些忧虑地回答。

"你的顾虑很有道理,所以这些设施不是为百户所建,而是为水上行业!" 陈铭自信满满地说。

"小的明白了,水行会把这些设施转租给百户所?这样既能分摊费用,公子日后调动还能转作旅店用吗?" 郑焕灵机一动,立刻理解了。

"你脑筋转得真快!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陈铭点头赞许。

"公子,小的有个建议……"

"说吧,不用客气,通常这么说的人都有话要说。"

陈铭心情愉快,跟郑焕开了个玩笑。

"是是,公子英明。我看这铁制水龙很耐用,公子何不在家中也装一个呢?" 郑焕对陈铭提议。

"嘿!你这小子真是个天才!"

陈铭眼睛一亮,对郑焕的联想力表示赞赏。

"公子心系天下,公而忘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郑焕一脸严肃,毫不吝啬地赞美。

百户所的事物逐渐步入正轨——主要因为打击了福兴商号这个带头者,其他商家也不敢再挑衅,正好让陈铭立下规矩。交代完孙梧和韩忠日常事务,陈铭便带着郑焕和子痴回到了大mucang胡同。

大mucang胡同离左安门外城不远,骑马只需一个时辰。看到三个儿子骑着高大的马,身着官服,刘氏有些泪眼婆娑。

虽然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但这次陈铭领的是实职,意义不同。

一进正厅,刘氏就让陈铭赶紧给祖先上香磕头,这让陈铭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如今的陈铭已非几个月前的他,很快调整好心态,完成了对祖先的敬仰,然后请母亲在厅中安坐。

"阿铭这次回家有何事啊?"

"告诉母亲,这次回来是要修缮祖宅,也为邻居们做点实事。"

"这是好事,你们忙你们的,我去准备饭菜……"

刘氏原本不善言辞,问了几句家常后,便不多言,乐呵呵地去为三人准备饭菜。

母亲离开后,陈铭站起,转向郑焕和子痴询问:“我打算在自家院子挖一口井,便于自家取水...也在胡同挖一口,按大王庄的市价售卖,一斗水一文钱,你们觉得如何?”

“这个定价还算合理,比其他水商公道多了,邻里们应该会接受。不过...”郑焕似乎有所保留。

“我们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吧!”陈铭鼓励道。

“古人云,人心难测...公子与街坊的关系非同一般,恐怕好意可能会办成坏事。”郑焕忧虑地说。

“确实是个问题。这样吧,我们在水龙头旁边挂个牌子,标明售价。再给每户邻居发个木牌,我们就叫它‘水牌’吧。”

“拥有这个牌子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住在mucang胡同区域内,或者在我这存一两银子以上...”

陈铭显然早有打算,他将前世纯净水配送的营销策略稍作改动,详细解释给两人听。

“这样一来,就不怕有人捣鬼了!”子痴和郑焕听完相视一笑,点头表示赞同。

子痴和郑焕跟随陈铭已久,这些事务他们早已驾轻就熟,立即着手安排人力,规划工程进度和材料,做事有条不紊,忙碌但不慌乱。

有了专业人才,工作自然顺利。三天后,家中的水井和胡同口的水站初具雏形。

那是一片闲置的土地,也挖了一口井,安装了铁制水龙头,并用砖石搭建了一个小棚子。

这个小棚只能容纳一个水龙头,另外还可以让一个人坐在里面,负责看守和收费——就像后世七八十年代一些老城区的水站一样。

自古以来就有“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说法,这样的好事当然要留给自家人。陈铭请来了张五爹的小儿子张七斤来担任卖水员。

这可让张老头一家乐不可支,不住口地夸赞陈铭心地善良,照顾邻里。

看着排队打水的邻居们,陈铭心中也感到一阵喜悦,心想,看来还是要和广大百姓站在一起啊!

正在欣赏这幅和谐景象时,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吓得陈铭一哆嗦,正要喊郑焕过来质问为何擅自离岗?

转头一看,郑焕一脸无辜地站在那里,表情古怪,欲言又止。旁边则是严肃的忠老哥。

能悄无声息地拍陈铭肩膀的,自然是人中翘楚——朱公子!

“怎么?看见本公子,你们好像都不开心?”朱公子看到陈铭惊讶的表情,虽然不指望他像忠老哥或其他家人那样俯首帖耳,但至少应该表现出惊喜才对。

没想到陈铭却满脸诧异,再加上前几天的尴尬经历,朱公子心里自然不痛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小商圣》,方便以后阅读大宋小商圣第45章 帮助朱公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小商圣第45章 帮助朱公子并对大宋小商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