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准了

作品:大唐之盛世大柱国|作者:流局|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2 11:39:44|字数:4386字

何乐为心中亦明白,在众多帝王之中,李世民相对较为开明,乐于采纳朝臣的意见。若能得到朝臣的支持,此事或许有望成功,但枪打出头鸟,究竟是否有人敢于率先表态,才是决定性因素。

何乐为对这些朝臣并不熟悉,除了齐遂良,几乎认不出他人。齐遂良作为起居郎,此时不便发表意见。何乐为的目光因此转向了孔颖达。

没错,这位老者先前被何乐为气得昏厥,刚被御医救醒,又被何乐为的言论惊得呆住。

“孔祭酒,您门生遍布天下,即便当今皇子也都尊您如师,在此重要关头,您应成为天下楷模,请问您是否赞同皇上宽恕隐太子,恢复其名,成就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孔颖达瞬间懵住,何乐为这分明是设计好的问题,他哪敢说不同意!硬生生被何乐为推入火坑的孔颖达,脸色涨得如同猪肝一般,支吾道:“老臣……老臣……”

就在关键时刻,孔颖达气结之下,又一次“晕厥”过去。何乐为恨不能立即给他颁发一座小金人!

正当何乐为准备寻找下一个“幸运者”,一名文官却突然走出队列,高声宣称:“臣,殿中侍御史裴明礼,附议河间郡王之议!”

“裴明礼?”何乐为 对这个名字感到几分熟悉,却又无法即刻追溯其详尽事迹。

抬眼望去,只见此人面庞瘦削,蓄着一抹山羊胡须,俨然一副典型的狡黠商人形象,这让何乐为 觉得分外亲切。

殿中侍御史裴明礼挺身而出后,另一位人物紧接着站了出来,他正是立于李世民身后的人物。

“微臣亦赞同!”

这一声明发出,全场顿时沸腾,众多朝臣再也无所顾忌,纷纷响应赞同,甚至连刚才仿佛“昏厥”过去的孔颖达,此刻也宛如奇迹般苏醒过来,加入附议之列。

“连长孙无忌也持有此观点?”李世民语调中流露出惊讶,但并未显现出剧烈的情绪波动,似乎对此早有预见。

“原来是他,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这就说得通了……”

长孙无忌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翘楚,位居开国功臣之首,且在数年前,李世民不顾舆论压力,毅然顶着“圣眷亲戚”的指责,坚持任官唯贤,授予长孙无忌司空之职,地位尊崇至极,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状态。

作为李世民最为信赖之人,长孙无忌的态度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众朝臣自然跟随附议。

长孙无忌此刻神情坦荡,对李世民直言道:“二公子,你也始终对他心存挂念,现在是时候释怀了……”

李世民的眼眶中竟闪现泪光,这一幕让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眼圈也随之泛红。

人们最不忍见到的,便是英雄垂泪,李世民作为一个称职的皇帝,甚至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时刻牵挂的是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常常压抑自我,放下皇帝的架子,只为招揽更多人才,采纳更多利于国家的建议。

长孙无忌紧紧抿住嘴唇,大声提议:“微臣恳请恢复李建成皇太子的名号,并令宗正寺卿李神符恢复李建成的宗籍记载!”

李世民侧目看向何乐为 ,继而含泪应道:“朕……准其所请。”

“皇上圣明!”群臣由衷地齐声赞颂,李世民也欣慰地笑了起来,然后对长孙无忌说:“此事便交付给太子与魏王共同办理吧。”

长孙无忌面色平静,拱手领命,然而李孝恭的身体却悄然绷紧,尽管变化细微,但贴近他的何乐为 还是察觉到了这一点。

何乐为 再次看向李世民,此刻他已不再显现先前的哀伤,嘴角反而勾勒出一抹淡然的微笑。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何乐为 忽然联想起一件事情,内心豁然开朗。

当前,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正处于争宠阶段,魏王李泰深受李世民宠爱,常因此骄傲自满,不把太子李承乾放在眼里,两兄弟间摩擦不断。

李世民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将此事交由兄弟二人共同处理,实则是一种警示与告诫,期盼他们兄弟二人能够吸取玄武门事件的教训,避免悲剧重演。

群臣们自然少不了对唐太宗李世民一番溢美之辞,种种奉承讨好的话语连绵不断,其热烈程度比起何乐为 的马屁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世民挥手示意众人安静:“诸位暂且退下,我有事需私下与河间郡王商议,长孙无忌、何乐为 ,你们随我进来。”

说完,李世民迈步走入国子监内,经过时亲手将跌倒的孔颖达扶起,孔颖达满脸通红,满心惭愧,然而李世民并未在意,依然对其保持着应有的礼敬。

“孔大人,何乐为 这孩子过于嬉闹,我有意让他进入国子监接受您的教诲,您看如何?”

孔颖达几乎被何乐为 气得七窍生烟,正愁找不到时机教训他,听到这话,不禁心中窃喜。

“何乐为 虽略显顽皮,但他刚才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我认为他颇有文学才思,是个可造之材,若能真正沉下心研读经籍,将来必能担当大任。”

李世民朗声笑道:“我并非要用他,而是要你好好管教他,孔大人不必顾虑,该惩戒则惩戒,该训斥则训斥。”

孔颖达老脸上洋溢出欣悦之色,口中仍坚持道:“惩戒并非最终目的,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服务于国家,这才是国子监的重任所在。”

何乐为 对此却不以为然。

“我可是豁出命来帮你李世民解围,你这个老头儿竟是这样以怨报德的!”

“禀皇上,微臣向来不爱读书,况且还有许多生意亟待处理,比如冰糖即将炼成,那可是难得的好东西……”

无论是安排读书还是差遣做事,都是皇上的恩典,他人应感恩不尽,而何乐为 却不止一次对此不以为然。

“逆子,还不赶快谢恩,胡言乱语些什么!”李孝恭原本以为风波已过,谁知何乐为 却仍在生死边缘徘徊,不断挑战极限。

何乐为 全然不顾,指向骆宾王,对李世民说:“皇上素来重视人才,对于骆宾王的才华您也是了解的,他才是真正适合读书的人选,不如请孔大人收他为关门弟子,亲自指导他读书吧。”

骆宾王:“???”

一头雾水的骆宾王突然感觉头脑发懵,为何这突如其来的大锅就扣到了自己头上?

这位初唐知名文士迅速加入了李淳风和李孝恭的“懵圈阵营”。

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唐之盛世大柱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方便以后阅读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第55章 我准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第55章 我准了并对大唐之盛世大柱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