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定都

作品:冉魏霸业|作者:迷惘的小羊羔|分类:历史|更新:2019-11-14 18:02:33|字数:6442字

闻言,荀稷顿时明白石闵此番南巡的目的为何。

第一应该是视察地方,体察吏治、民情,第二就是寻找一个地方作为魏国的都城!

虽然没有提前想好应对之策,但荀稷到底是足智多谋的人,脑筋转的快,当即回答道:“大王若要择一宝地为都城,臣下倒是有几个地方推荐。”

“请讲。”

“若是关陇不乱,臣下建议大王定都长安。但是眼下关陇有张、蒲、姚三贼作乱,故而长安可以暂时排除。其次,就是洛阳。”

荀稷说道:“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过函谷关则是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且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七个朝代定都于此,乃是七朝古都!”

“洛阳有王气!”

“还有呢?”

“还有,就是大梁。大梁虽无形胜之地,然其地处中原,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客商云集之地,兵家必争之地!以大赵国之军力强盛,不必担心敌国兵临城下,而届时大王完全可以坐拥大梁富庶之地,兵戈之利,四面出击。”

石闵对此深表赞同,但还没有点头,示意荀稷继续说下去。

荀稷又道:“这最后一个,臣下举荐的就是这许昌城。许昌地处中原,人口众多,土地富庶,兼顾客商之利,临近晋国,这是好的一方面,但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许昌,不,或者说是整个颍川郡乃是士族势力,或者汉家势力最为雄厚的地方,但也颇为复杂,大王据此,可为根基,但是长此以往,只怕为世家门阀所连累。是故大王以许昌为都城,有利有弊,定都许昌十分稳妥,但是难免会让南面的晋国倍感压力,使大赵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也。”

“说得好。”石闵拍了拍手,说道,“令达之言,深得孤王之心。然则有一些问题令达还未点明。”

“是臣下疏忽了,还请大王明示。”荀稷颇为尴尬地道。

石闵骤然问出这些问题,荀稷能在短时间内回答出来,条理还如此清晰已经殊为不易了。

石闵笑着道:“长安除外,令达认为孤王应当在洛阳、大梁和许昌三者之中以何为都城可好?”

闻言,荀稷沉吟了一会儿,回答道:“洛阳较好。”

石闵摇摇头道:“洛阳?不可。令达未知孤王之心志也。”

“还请大王示下。”

“令达如此认为,其实也无可厚非。洛阳、大梁和许昌三者之中,本来当以洛阳为上,大梁为中,许昌为下,然则上上之选的洛阳,其实也有不小的弊端。”

“洛阳的西面,过潼关就是三秦,关陇如今战火不断,张骏、蒲洪和姚弋仲三家势力你争我夺,倘若孤王此时入主洛阳,必使得三大不臣的诸侯势力生出异心,继而握手言和,针对孤王亦是不无可能。而现在朝廷力求和平发展,韬光养晦,不便再起大战,所以洛阳这个定都最理想之地,可以搁置一旁了。”

“那么许昌呢?”

“许昌,正如令达适才所言,许昌是汉家势力最为强大的地方,也是士族们云集之地,若是孤王定都许昌,固然能获得世家门阀们更多的支持,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许昌地处中原,过淮泗便是晋国,难保晋国不会认为孤王有谋晋之心,这并不利于孤王的和平发展的国策。”

“这么说,大王属意定都大梁?”

“正是。”

石闵一点都不隐瞒,全盘托出。

无论是定都洛阳,还是定都许昌,看上去都似乎比定都大梁要好上一些,但是,这并不适合大赵当前的国策,和平发展的国策!

唯有一个大梁,既是客商云集之地,土地富庶,人口众多,交通便利,而且处于大赵国的腹地,还不必遭受敌国入侵的威胁,动作不大的话,邻国根本就不会太过在意!

石闵定都,实质上相当于大赵国在迁都!

在古代,一个国家的都城,往往都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关键就在一个军事中心,一旦石闵定都,那么赵国的几十万精锐就会一起跑过去,邻近的国家和诸侯势力不胆战心惊才怪!

其实,石闵属意定都大梁,还有一个原因他没跟荀稷说,那就是大梁十分靠近邺城,一旦邺城有什么风吹草动,石闵随时可以将所有的不安全因素全部抹杀!

喜欢冉魏霸业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冉魏霸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冉魏霸业》,方便以后阅读冉魏霸业第263章 定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冉魏霸业第263章 定都并对冉魏霸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