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端午佳节

作品:承明之治|作者:嘟嘟嘟233|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3 14:16:19|字数:6612字

李承乾回了长安可就忙了,因为要走门串户。四大恩师少不了,都得一一登门拜访,随后还要带着李恪去拜访杨妃,毕竟如今前朝臣子都站队东宫了。折腾了三天,一切尘埃落地,李承乾也把薛仁贵给叫了过来。

“仁贵,咱们也不客套了,这段时间要劳烦你留守咸阳军营,督促操练了。至于将士们的假期,你看着办吧,轮流制就行。”

“殿下折煞末将了!殿下能够如此信任末将,此乃末将殊荣!”

“哎哟!你说这个,仁贵也老大不小的了,可有钟意佳人?早些日子成家,如此也能安心了。”

薛仁贵踌躇了一会儿:“不敢欺瞒殿下,末将确有一心意之人。不过...”

“无妨,你我私下不必为难,尽可直言。”

“是,那末将就实话实说了。末将老家山西有一恩怨佳人,末将希望归家前去上门求亲。”

“嗯,可以。这样吧,孤给安排一下,你现为参军司丞,位同詹事,孤给你从三品的待遇。来人,从东宫府库取千两,以作仁贵娶亲花销。另外,仁贵你大婚,孤就托个大,替你主持婚礼,你去和他们商议一下。”

薛礼吓得跪地:“殿下,如此殊荣,末将岂敢?!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李承乾起身扶起薛礼:“仁贵无需客套,对外咱们是君臣,私下你我是战场胞泽,过命兄弟。卿不负孤,孤不负卿。安心下来,操持完了家务,全心全意投入事业当中,如此也不枉孤孤的一番心意。”

“末将遵令!此生此世,唯殿下鞍前马后,誓死无悔!”

“死字莫要长挂嘴边,你我本就是沙场将士,没谁想死,都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凯旋而归。”

“喏!”

“好了,去吧,回家看看,办好自己的家事,再回来。”

“末将定然快去快回!”

李承乾随即和李恪一起去后宫,拜访杨妃。途中,顺带把李愔也拉上了。

李恪&李愔:“孩儿见过母妃。”

李承乾拱手道:“承乾见过杨妃娘娘。”

杨妃起身回礼:“殿下,快请入座吧。来人,快为殿下上茶。”

李承乾落座左侧,李恪和李愔兄弟俩落座右侧,杨妃位居上位。这也合适,毕竟李恪在这里,而且李恪也有份量让李承乾礼遇杨妃。

“愔儿在咸阳的事情,臣妾听闻了,劳烦殿下您操心了。”

“娘娘说笑了,愔弟自己懂事,自己在咸阳的一段时间,也遭受过一些白眼和欺负,渐渐的也就成熟了。今日再次拜访娘娘,主要是考虑到愔弟也十五岁了,老大不小的该成家了。”

杨妃岂能不懂,李承乾这是有安排了,这也挺好的,毕竟李恪也是李承乾安排的,李愔自然也是让李承乾安排最好。

“殿下能为愔儿操劳,那是他的福气。”

“娘娘,承乾的意思是应国公之女,武顺,现为丽婉的随侍女官,那丫头沉稳懂事,大愔弟两岁。改日端午佳节,承乾带那丫头让娘娘看看,您也问答一二,看看是否合适,若是不合适,可以为愔弟另寻良配。”

“一切如殿下安排便是,臣妾相信殿下的安排。”

李承乾笑着点头,起身道:“恪弟、愔弟,你们二人多陪陪杨妃娘娘,为兄就先行告辞了,顺道去找父皇谈一谈有关对塞外用兵的事情。”

李愔连忙跳起来:“大哥!我我我...那啥,能不能带我一个啊?”

杨妃刚要训斥,李承乾连忙伸手制止:“娘娘稍安勿躁,还是晚辈来和愔弟商量。”

李承乾看向李愔:“愔弟,你看看恪弟,你们有什么明显区别?”

李愔转头看了看李恪,随即起身绕着李恪转了两圈:“...我好像个子太小了。”

李承乾:“没错,你还小,个子也不高,身体没长全,让你穿一身铠甲都费力,更别说战场上骑着马提着马槊奔袭了。你要想建功立业,得等你去军营磨砺一年半载再说。不过你眼下,还是先把家给成了再说,往后孤觉得你有在战场保命的能力后,自会考虑你的。”

“另外,过完端午,你去洛阳给恪弟打打下手,顺道学一学,问一问,恪弟如今也懂的如何与你交流了,总好过留在长安被杨妃娘娘天天教训。”

李愔点了点头:“那好吧。对了,哪个武顺长啥样啊?”

李承乾瞥了一眼李恪:“比你房嫂嫂还漂亮。”

李愔顿时一喜:“那我答应了!”

李恪表示一脸问号,你小子食不食油饼?非要和我对标?

端午节,五月初五日,放假1天,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而设立的,相传屈原投江后,人民为了不让他的尸体被鱼类所食,便驾着舟将糯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首都的官员会得到宫中赏赐的粽子。如果这一天下雨了,人们就用竹管接雨水,然后以雨水和水獭的肝脏为食材,制作成环状的食物,据说吃了以后可以治疗疾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承明之治》,方便以后阅读承明之治第77章 端午佳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承明之治第77章 端午佳节并对承明之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