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各方的准备

作品:我想宅在初唐|作者:Ruehleia|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7:13:26|字数:6042字

“千阳县的学堂,是为了给我们培养可用的人才,只会儒学对我们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先生不能找那些酸儒,要找那些刚出私塾来京进学的寒门学子,挑选品格优秀的,投卷无望的。先将让他们熟读语文和数学,能先教会初级学堂识字和基本算数。高级学堂这几年不急着开设,高级学堂的数学、地理、格物、医学的先生,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很难找寻到。医学和格物的先生我有目标,可不确定是否答应来学堂教习,地理和数学的先生就无头绪了。

千阳县的学堂,宽儿我从头到尾都不会出现,都需要靠姑姑你自己安排,原因你知道的。如果实在忙不过来,姑父已经养生够久了,要让他动动,否则脑管子都锈了。”

李宽说着说着又皮了一下,惹得平阳又对他的脸蛋齐下手打闹一会。

“姑姑,学堂的开设,朝堂上不单是世家会反对,我担心那些老学究也会站出来闹腾。那些老学究都是读书读麻木读傻了,总觉的读书就得读圣贤书,其他都是异类无用,是下贱。所以姑姑要做好面对这些人的准备。

他们肯定会在朝堂上闹腾,就算阿翁再怎么疼爱你,也不得不让你上朝与他们对峙。最好姑姑提前跟阿翁大伯二伯通气一下,学堂的建立对他们都没有坏处,对阿翁来说还有些好处,让他们不仅不要反对,还要让他们与你站在一起。

朝堂上,你要重点说明,千阳县学堂,主要是为了培养百姓的品德,让他们活的明白。识字可以让他们看懂朝廷的榜文,算数可以让他们清楚自己的收获不会被骗。如果学堂真招收到儒学‘天才’,也会推荐到国子监,这样他们的反对意见应该没有那么大。”

…………

平阳没有立刻去找李渊,而是准备把数学和语文印刷出了足够的数量,先把学堂开起来。

通过各分部的管事,学堂建好了,所有平阳县在籍幼童都可以入学的消息在千阳县传开,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

与各管事有些交情的,都找上门询问,他们解释的口干舌燥,不得不将自己分部的所有人召集在一起,统一解释。

“各位同僚,学堂招生的消息大家都听到了,我知道大家都急切想知道消息的虚实。所以我把大家都召集一起,告诉大家。消息是真的!”

“老郑,你不要跟我们开玩笑,我们都当真了!”

“老六,确定是真的。你不是之前也在建造队参加了学堂建设才抽调到养殖场的吗?”

“老郑啊,不是我不相信,我确实一起造学堂了,可我总以为那是给那些贵人搭建的,没我们啥事。现在一听是招收我们的孩儿,我感觉我在做梦……”

“对啊对啊!”

旁边人附和着老六,这天大的好事掉在这里,都是只有在梦里才出现。

“在外边确实不可能,可这里是千阳,是将军为我们建立的千阳,你们要相信将军!”

“谢谢将军!……我这就去给将军立长生牌,天天为将军祈福……”

…………

相同的场景都出现在了各个分部,平阳现在也管不上这些,再让管事去传达消息时,她就已经回长安分别找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最后才进宫与李渊见面,没有客套直接将学堂之事和李渊说了一遍,当然某些话是不能开口的。

不需要平阳太多的解释,无论是李渊还是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体会出了这样的学堂建立后对朝廷的好处,那就是百姓不再容易被世家盲骗,有利于朝廷的政策执行,都一致决定支持平阳。最重要的是,平阳是他们最疼爱的女儿、三妹。

可几天都没动静,平阳、太子、秦王都在等世家发难,却不想世家也在等那些大儒做先头鸟。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老谋深算的李渊,暗地里召集了当代大儒虞世南孔颖达和太子少保李纲,先将平阳给他的数学和语文教材,递给他们看过之后,又将千阳县学堂的事解释了一遍。

“诸位先生,秀宁之事有何看法?”

李渊肯定要的不是他们的看法,他想知道这三位能否站在百姓一边,与自己站在一起。

“善,大善!算数一道老夫并不精通不做表态,但语文这一本好!虽然他删减了圣人警语教学,但他是给百姓的,是培养他们品德的,那些他们用不到,如此删减正好,可以简单容易的让百姓们看懂。枉老夫活了一把年纪,却不如一女子有办法,老夫曾立志教化万民,却不想被秀宁实现了!哈哈,没想到曾经那拔老夫胡须的幼童,却走在老夫的前面。不错,真的不错!”

虞世南的回答没有明说,李渊明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渊开心的回应说:

“那姑娘都是一个当娘的人了,还当过将军,现在仍旧跟孩童时期一样顽劣,但朕稀罕!哈哈……”

孔颖达与虞世南的想法差不多,也赞同千阳县学堂建立,

“皇上,学堂之事臣没意见,只是臣听皇上的解释,担心学堂是否有足够的先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想宅在初唐》,方便以后阅读我想宅在初唐第16章 各方的准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想宅在初唐第16章 各方的准备并对我想宅在初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