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雄武军的退路

作品:五代窃国|作者:一字营|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7 10:43:17|字数:6646字

张家对张左耀,或者说对蜀军进兵秦州做出退让,略一想就会发现,时机掌握十分有意思,西山林的风越吹越冷,再过些时日,就是寒冬,那就是刀冻得拔不出鞘,马冷得奔不起腿,而后的整个冬天里,张家无论全力支持雄武军的朝廷代表张延郎也好,或是支持蜀王也罢,都会有大把的时间去准备。

简简单单的概括,这招棋就叫以退为进,当然,只有当事者明白,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过横冲直闯的进攻千百倍,张左耀的反应,蜀王的态度,张延郎的情绪,中原朝廷得到消息以后的对策,方方面面不可预测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只能说,敢大胆做出这样抉择的张家人,不简单啊!

“张公,不得不说,张家人真的很特别!”不算赞扬,也不算讽刺,张左耀只是颇为感慨。

白须飘飘的张翁浅浅的笑了笑:“张将军,可思虑好了?”

张左耀当然有结果了,伸出一跟手指,他开口回答:“其一,因为无法保证秦州附蜀以后我还会留在秦州,所以,张翁要想好换人来治理秦州后,张家如何自处;其二,一路从南面兴州进成州,战秦州,整编各处的军队带走,这是蜀军的惯例,所以,除了张家直属的边镇军队外,其他的怕是免不了这条,那么,他们那些是张家的,那些不是,这必须要有准信,不然,张翁也知道我会很难办的。其三,张家的商贸家业很大,那么,秦州的赋粮要说清楚,自然只能是以蜀王的名义拨给,而不是张家,不然,对朝廷,我也没法交代!”

“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出奇的简洁,张家阿郎拱手拘礼。

“噢,好!”少了一般谈判的讨价还价,张左耀突然有些不适应,说话似乎不利索了,但还是抬手还礼,算是确定两家的盟约。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没什么好磋商的,双方都仅仅是一个表态而已,后面实际的行动到最后完成,起码是几个月的时间,而到真正蜀军入主秦州以后,根据局面,根据秦州周边的态势才可以决定蜀军在秦州可以拥有多高的地位

……

十月十五,天气在这些天,变化很大,让秦岭各地巡查的蜀军有些消瘦不起,还好,蜀王从凤州送来不少衣物,不然,真的就什么都干不成了;而另一方面,秦州雄武军节度使在这天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各地驻军原地避战修整,禁止接触蜀军,也就是说,差不多从这天算起,秦州的休战期正式拉开。

十月二十一,张左耀从二豹的外围侦察队探知,雄武军调动平凡,原先从渭河渡河而进驻上邽的雄武军一部,似乎又在悄悄小量的度过河返回北岸。张左耀知道,这是张家在行动了,但具体他们是怎么做的,张左耀就不得而知了,从西山林一会后,张家便断了消息。

冬月初三,秦州蜀军上下一片欢腾,蜀王除了播发蜀军两万贯饷钱,还有第二份犒赏令过凤州传至秦岭县,褒奖至今仍宿于秦州荒野的张左耀所部一万余人,各职封赏,当然,重要的是,同时有一封密旨外加一份策赏令,直接传到了张左耀手中,内容,则是批复张左耀关于同秦州张家所密谋的归蜀之事,简而言之,特准张左耀权宜行事。

而当张左耀随后打开蜀王发来的策赏令时,则由衷的感叹孟知祥的怀柔手段了,这策令是发给张左耀的没错,却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秦州张家的,原本张家提及他们所掌控的势力,军队,地盘,有的没的,蜀王都一股脑封赏给了张家,蜀王口讯,张左耀可以在自认为合适的时候将策令转交张家,而张家,则可以在自认为合适的时候公之于众,成都府将立刻回应并认可。

冬月初九,张家管家领两个保镖再夜访蜀军大营,一个多时辰后,他带着装有策令的封匣匆匆离去,而随后张左耀突发军令:蜀军按原编制前中后三军,立刻整装赶往天水城,麦积镇大营,秦岭县大营三地集结。一时间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动,军中上下猜测不已,难道要寒冬苦战?雄武军打来了?一个备战的假象?

两天后,猜测归猜测,军令如山,该开拔的还是要开拔,该动身的还是要动身,毕竟一开始蜀军布置合理,两天时间足够完成大部分的集结,而也是此刻,谣言四起,有说雄武军打来了的,也有说有人投降了的,各式各样,但所有蜀兵心理都知道,尽管年关将近但注定,这个年,他们是没法好好过了的。

蜀军中军大营,还是设在秦岭城下,毕竟从这里通向秦岭县各处都比较方便,中正则四定,这是立军行营的一般规则,张左耀可不是什么奇才,不会乱冒险。

“怎么样?到哪里了?多少人?”

此刻,张左耀面前一张简略的秦州山水图浦于营房正中一张大桌上,立于大桌旁的还有蜀军一干主要将领白波,楚夜,关鸿,关志,任福……但张左耀询问的对象却不是他们,而是二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代窃国》,方便以后阅读五代窃国第一百五十六章 雄武军的退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代窃国第一百五十六章 雄武军的退路并对五代窃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