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诛心

作品:只爱赤足金,莫恋探花郎|作者:结晶盐|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8 09:24:33|字数:4972字

父亲踉跄落魄的背影便是留给柳暮江最后的记忆,一个月后,柳暮江母子便收到柳翰文病死在流放途中的消息。

柳暮江用平静的语气讲完了往日惨痛的回忆,苏若却听得惊心动魄。

她虽然知道柳暮江藏着极重的心事,故意接近苏家,成为苏长青的得意门生和孙女婿也是有所图谋,却未料到他桀骜的脊梁上竟背负着沉重的血海深仇和不白之冤。

苏若斟酌着问道:“既然当事之人皆已不在了,你是如何确定幕后指使便是我的祖父苏长青?”

柳暮江看向窗外萧瑟的秋意,似乎又陷入了往昔的追忆:“我当时还是少不更事的年纪,一开始也是毫无头绪,然而经过几年暗中走访追踪,抽丝剥茧,终于被我发现了蛛丝马迹。

我父亲流放当日,先帝便下旨夺情起复苏长青。圣旨有云,因旧臣失德致天下举子寒心,科举乃朝纲之本,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掌科举之人需德才兼备者居之。苏卿虽为亡母丁忧,然则国事为重,即日起复为科考主事官,即刻上任,不得有误。

在整件事中,我父亲蒙冤流放,客死异乡。茶肆掌柜许鸣暴病而亡,死的不明不白。歌伎郦娘当堂自尽,重金私买试题的两个举子也命丧刀下。唯有苏长青一人得利,免去归乡丁忧三年,再度将礼部和科举大权牢牢握于股掌之内,简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事后,先帝更是赞他力挽狂澜,多年为国选仕,任劳任怨,心胸坦荡。苏长青借机更上一层楼,加封翰林院大学士,一举成了先帝的心腹重臣和清流领袖。况且,苏长青当时虽归家丁忧,但他与诸位考官有多年的同僚之情,又对科举策论出题的思路一清二楚,只要私下闲谈时不经意地打探出几句口风,便定能猜中考题。知晓考题又能在此事中名利双收者唯有苏长青一人,因此他必定是幕后真凶。”

苏若起身与柳暮江在窗前并肩而立:“不错,而且仔细一想,此事还有许多貌似铁证的关节,实则含糊不清。其一,这世上虽确有醉茶之人,然而你父亲本就好茶,紫笋茶又是他早就喝惯了的,常年饮茶之人怎会在喝了郦娘烹的紫笋茶后突然醉茶?而且还一夜不醒。实在是不合常理,只怕是郦娘背着你父亲在茶碗里放了迷药所致。”

柳暮江握住苏若的肩头,眼中露出几分欣慰:“若儿果然心思灵慧。”

苏若皱了皱眉,又道:“不过其二,若是你父亲被下了迷药,毫无记忆,应是昏睡了一夜,那郦娘又如何得知你母亲的闺名?”

柳暮江的目光凝视着天边的晚霞,似乎想刺破厚重的绚丽云层,看清内里的真相,他叹道:“我父亲当日舍给郦娘的荷包就是我母亲一针一线绣的,荷包的内褶里不光绣着我父亲的字,还绣着我母亲的名。郦娘有心构陷,自然不会放过他随身之物的细枝末节。”

苏若点点头,只觉得柳暮江清癯挺拔的身形甚是孤单,她不自觉地走近两步,发现自己只堪堪到柳暮江的肩头。

柳暮江低头看了看苏若,又道:“我也曾追查过郦娘和许鸣的家人,想从他们口中旁敲侧击出些许真相,多年奔波,终于查到些皮毛。原来许鸣虽与我父亲是同乡,但他十八岁便远离故土,最后在青州娶妻安家,又辗转来都城开茶肆生意。而郦娘来都城前,也是在青州的玉春楼做歌伎。”

“那这么说来,郦娘和许鸣在来都城前就已经认识了?”

柳暮江摇头道:“这不好说,但有一个人必定认识他们二人,也是他将郦娘和许鸣勾结在一处,狼狈为奸陷害我父亲。此人也是青州人,是郦娘在玉春楼做歌伎时的一个恩客,名叫苏安。”

苏若的眼皮骤然狂跳:“你是说苏府的管家苏安?”

“不错,苏安不止是苏府的管家,更是苏长青唯一信任的心腹之人。”

苏若恍然大悟:“我记得苏安的确是青州人,他在祖父未发迹前便跟在他身边做仆从了,忠心耿耿跟随了他三十余年。祖父要做下此等伤天害理之事,必得假他人之手,苏安确是不二人选。只是买卖科举试题是杀头的罪过,苏安又是如何诱骗许鸣和郦娘入瓮的?最后还心甘情愿去送死?”

柳暮江沉郁的眉眼中掩盖着看破世事的精明:“人都有弱点,许鸣家中有五个孩子,当年其中有两个都到了娶妻的年纪。他虽在都城开茶肆,但要养活一大家子人也是花费极大,他面对百两纹银的诱惑自然会动心。许鸣本就只粗识几个大字,并不清楚诸如科举之类的国事要害。加之苏安巧舌如簧,骗他做成此事天知地知,绝无风险。即便被官府知道了,罪责也都在我父亲身上,许鸣不过是坐两年大牢罢了,亦无性命之忧。如此一来,许鸣便铤而走险了。还有,许鸣暴病死亡的时机太巧了,正是我父亲被定罪的当晚。应是苏长青怕许鸣事后得知自己也要被处斩,临阵反水说出实话,这才立即斩草除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只爱赤足金,莫恋探花郎》,方便以后阅读只爱赤足金,莫恋探花郎第69章 诛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只爱赤足金,莫恋探花郎第69章 诛心并对只爱赤足金,莫恋探花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