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铜铁之战

作品:重生之我为秦始皇正名|作者:洛伊人|分类:古言|更新:2024-05-09 00:33:20|字数:4484字

嬴政与林柚宁并肩走在咸阳城的街道上,两人脸上都洋溢着解决吕不韦事件后的喜悦。刚刚拜得义父,他们的势力又增强了不少,前路似乎更加光明。

然而,这份喜悦尚未消散,御史王绾便急匆匆地赶来,脸上满是焦虑之色。他快步走到嬴政面前,深深一礼,然后急切地说道:“大王,不好了!燕太子逃走了!”

嬴政闻言,眉头紧锁,脸上的喜悦瞬间消失无踪。他沉声问道:“你说什么?燕太子为何会逃走?”

王绾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然后说道:“本来燕国为了与秦国交好,特意将太子丹送来作为质子。这是诸侯国之间的传统,就像封神榜中所说,各诸侯国都会派遣自己的儿子入贡大国,以示诚意。若有诸侯敢有谋反之心,大国便会先杀其质子,然后族灭之。然而,现在燕太子丹却私自出逃,这显然是对秦国的背叛。”

林柚宁在一旁听着,心中也不禁感到震惊。她皱眉道:“燕太子为何会突然出逃?难道他真的敢背叛秦国吗?”

王绾摇头道:“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但我猜想,燕太子丹可能是看到了秦国扫平六国的决心,担心自己的国家也会遭到秦国的攻击。因此,他想要逃回燕国,联合其他五国共同对抗秦国。”

嬴政听完王绾的汇报,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他冷冷地说道:“燕太子丹真是胆大包天!他以为逃回燕国就能改变秦国的决心吗?哼,简直是痴心妄想!传令下去,立即派人追捕燕太子丹,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林柚宁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嬴政的决定。她知道,这次事件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但他们必须冷静应对,不能让这件事影响到秦国的统一大业。

王绾继续说道:“大王,燕太子丹私自出逃,不仅仅是对秦国的背叛,更是对两国交好的承诺的践踏。更可怕的是,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早已暗通六国,将秦国的作战消息泄露给了赵国。”

“什么?”嬴政和林柚宁同时惊呼出声。

王绾沉痛地点了点头:“正是如此。正因如此,桓倚将军的战术才被赵国李牧知晓,导致桓倚将军羞愧自尽。这不仅仅是桓倚将军个人的悲剧,更是秦国的一大损失啊!”

嬴政面色铁青,怒不可遏:“燕太子丹!他竟敢如此!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林柚宁也是心中愤慨,但她知道此时必须保持冷静。她轻轻拍了拍嬴政的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问道:“王御史,现在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绾深吸了一口气,道:“大王,当务之急是立即派人追捕燕太子丹,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防务联系,防止他们趁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此外,我们还需重新审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对于那些暗中勾结的国家,我们必须给予严厉的警告和惩罚。”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王绾的建议。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道:“燕太子丹的背叛,让我看到了六国的狼子野心。我嬴政发誓,定要扫平六国,一统天下!桓倚将军的仇,我定会为他报!”

林柚宁也握紧了拳头,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但他们必须坚持下去,为了秦国的未来,也为了桓倚将军的遗愿。

与此同时,赵国边境上,一幅壮观的画卷正缓缓展开。阳光洒落,照亮了无数马匹和牛车的背影,它们负重前行,一车车满载着粮草和铜铁的辎重,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马匹嘶鸣着,蹄声铿锵有力,仿佛在诉说着长途跋涉的艰辛与不屈。牛儿们则沉稳地迈着步伐,背上的货物压得它们呼吸略显沉重,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车轮滚滚,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伴随着货物摇晃时发出的金属碰撞声,构成了一首独特的交响乐。

在这繁忙而有序的场景中,秦国的使者顿弱默默伫立一旁。他的目光如炬,穿透层层尘埃,落在那些缓缓行进的马匹和牛车上。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赵国实力的忌惮,也有对秦国未来的担忧。

他深知,这些粮草和铜铁是赵国的生命线,也是他们对抗秦国的有力武器。如果让赵国继续这样下去,他们的军队将愈发强大,对秦国的威胁也将愈发严重。顿弱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紧迫感,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法。

他闭上眼睛,深呼吸着,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各种策略与手段,但每一个都被他一一否定。他知道,想要破坏赵国的补给线并不容易,需要精心谋划、周密部署。

最终,顿弱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决心要找出一条既能削弱赵国实力、又不引起大规模冲突的策略。他知道,这将是他为秦国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是他作为一名秦国使者的使命与荣耀。

城墙之上,赵国的守城将士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庆幸的笑容,似乎正在庆祝着某种好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我为秦始皇正名》,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我为秦始皇正名第43章 铜铁之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我为秦始皇正名第43章 铜铁之战并对重生之我为秦始皇正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