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交织

作品:晴宫传|作者:予念兮|分类:古言|更新:2019-11-15 04:13:53|字数:8708字

少女静静地于桂树下亭亭立着,温柔的光影打在她因风而轻轻摇曳的裙边。只可惜此时正值白日,缺了月色,不然有那名家画师见了,便可就这此景作一幅月宫佳人图。

此时秋风吹落了几朵花,嫩黄落在了赵晴若乌黑如墨的发间。赵晴若伸手去摘,却听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这么快就回来了?”赵晴若以为是竹容,说着便回头去看,却见到一个陌生的少年背着手立在她身后。

那人身着一件绣了暗云纹的墨袍,身长玉立,脸庞有些消瘦,却是神采奕奕,身姿健壮。他肤色有些黑,反而更显得眉眼有神,五官深邃。那眉宇之间还留着几分少年的洒脱之气,但他站在那,不苟言笑的神情却又莫名让人觉得稳重。

赵晴若见了此人微微一怔,在脑海搜索一番,想着应该是没有见过此人。但她看了看他的衣着年纪,只怔愣了片刻,便屈膝行礼道;

“臣女见过七皇子。”

七皇子祁政见赵晴若未经旁人提点便认出了自己,微微有些惊讶,点了点头道:“朝云郡主安。”

赵晴若方才并未提及自己的名字,却见祁政直接说了出来,也略有些惊讶,直身道:“太后娘娘还睡着,该是一会儿便能起了。”

祁政颔首,道:“那我便再等一等。”他的声音有些低哑,似是被烟熏过了一般,但是入耳却不恼人。

二人一时无言。

赵晴若看着祁政右眉中的一条分断了长眉的浅疤,想起了前段时间济州的山火,还有这近四年的剿匪,便道:

“臣女还未恭贺七皇子剿匪凯旋归来。”

祁政笑了笑,道:“多谢朝云郡主。”

“安南王在南域前线追剿敌军,也将望功成回朝。”

赵晴若回了他一个浅浅的笑,但心中却知晓祁政这只是客套之语。前几日的军报传来,说是南域战事吃紧,也引得她生出了一些忧心。

这时,寝殿的门开了,秦嬷嬷走出来道:“郡主,太后娘娘醒了,请您进去。”

秦嬷嬷说完,见到赵晴若身旁的祁政却是微微一愣。

“秦嬷嬷,七皇子殿下回朝,来给太后娘娘请安了。”赵晴若出声提醒了秦嬷嬷。秦嬷嬷又对祁政行了礼,连忙将二人请了进去。

“这济州一趟,政儿长高了不少。”殿内,太后让祁政坐到了自己跟前,看着这个四年未归的孙儿道。

“这一趟在济州,你立了不少功,你父皇也该有好好嘉奖你吧。”

祁政宠辱不惊地答道:“这是孙儿分内之劳,也多亏了夏将军的教诲训诫,才能得幸有此功绩。父皇给孙儿指了个军枢院的差事,但也叮嘱了孙儿先安定休养一阵子,暂缓武学,先习文书。”

祁宋氏笑着点头,一脸的慈爱。赵晴若在一旁安静端坐着听二人说话,思绪却牵到了另一件事上。

七皇子和夏将军回朝,那么太子和夏家小姐的婚事怕也是要定下来了吧?可是最近皇上和太后都不怎么说话……

“听闻皇祖母最近身子不适?”

“只是老毛病犯了罢了,还好有晴若陪着,也不算那么难熬。”

赵晴若正想着事,听见祁宋氏提了自己,抬眸正巧对上了祁政看过来的目光,浅浅一笑。

祁政又和祁宋氏说了几句话,便告退了。

祁宋氏目送他出去,叹了一句:“老七倒真是长成了一个不错的孩子。”

赵晴若听着祁宋氏这一句似赞似叹的话,也侧眼看了一下少年的背影。

读了这么多史家之字,书册上记载的那些个前代别国的庙堂之争,赵晴若自是熟悉于心。有时候,她也会在私底下暗暗思虑如今大庆的朝局。

太子祁敏好诗文喜山水,对于政事虽不擅通,但也未曾怠慢。皇四子靖王祁放相比太子倒是能干许多,祁谨对他的倚重比之太子要稍多一些。皇六子祁敛明年便该封王,出宫建府了,他倒是常跟着祁敏一块儿处理政事。

这个六皇子,赵晴若并不熟悉。祁敛现在虽还住在皇子所,但赵晴若却很少再后宫见到他。靖王常进宫给太后和德妃请安,赵晴若偶能遇见。就连太子,赵晴若都时不时能在御花园碰见,陪他聊一聊山水。

而这个七皇子祁政,虽还未及冠,便已有了军功在身。不知为何,赵晴若能从他那似是故意收敛锋芒的眼神举止里,察觉到一丝野心。

许是自己多想了。赵晴若在心里暗暗一笑。她如今只能安然待在这深宫,大庆的朝局,不是自己能妄谈的。

……

回到永安殿后,于慎便迎了上来,赵晴若将其它人遣了下去,问他道:

“和纪司衣说了吗?”

于慎回道:“说了。过几日纪司衣来送秋衣时,便会带着从尚制司‘借来’的木锦姑娘。”

“纪司衣还让我代为传话,说是谢谢郡主在柳尚宫整顿尚宫局时,在太后面前对她的美言称赞。”

竹容听了这话,笑道:“纪司衣倒是从来和郡主亲近。奴婢犹记得郡主禁足时,膳食用品都有短缺,却唯独衣裳不曾怠慢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晴宫传》,方便以后阅读晴宫传第三十五章 交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晴宫传第三十五章 交织并对晴宫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