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作品:明都往事|作者:翃洺|分类:都市|更新:2024-05-09 13:06:16|字数:7156字

按照章书记要求,市委市政府组成检查组,落实省委书记王全胜在长林市调研要求。

温言奇和副市长张相伟分在一组,检查文州情况。

车一抵达文州地界,省道两旁就突兀的出现了整整齐齐的设施大棚。

两人面面相觑。王全胜调研时提过让文州发展设施农业的话,温言奇原以为这次来就是商讨实施的可能性,没想到文州的速度如此之快!简直不可思议!

只是,怎么建在了这里?张相伟很是不解,又似乎是在问温言奇。

温言奇也很是纳闷,又不是农村,也不是乡镇,把大棚建在城郊马路边,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分明是让人看嘛。

温言奇不做声,却听得张相伟轻轻的叹口气,欲言又止。

陈国兴和徐怀义接了张相伟一行,直接让进了市政府会议室,拉开架势汇报。

陈国兴依旧少言寡语,徐怀义拿着稿子给张相伟汇报,这段时间内,文州抓紧落实省委要求,将文州市打造成明都菜篮子保障地,建设大棚多少多少座,圈舍多少多少平米。

出乎温言奇的意料,张相伟并没有称赞文州的速度,也不质疑建设地,只问怎么使用。

徐怀义显得胸有成竹的样子,“大棚是文州市按照标准统一建设,准备出租给农民。”

“现在的出租率有多少?”张相伟问。

“已经有50%左右,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徐怀义答道。

温言奇本就是陪同张相伟,凑市委的份子,算不得市领导,在会上也只是听,并不发言。

徐怀义滔滔不绝的讲,“除了大棚,圈舍也是按照统一标准建设。”

“你这个统一标准是新建吗?那农民原来自有的圈舍呢?”张相伟继续问。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我们都予以了改造,费用采取市里补贴和农民自付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徐怀义一股脑的把没问的问题也回答了。

“我们再看看吧?”……张相伟回头问温言奇。温言奇只道:“听张市长的。”

一路上,徐怀义引导着两人,进了好几个村子,参观了建设进度。

温言奇不禁佩服徐怀义的工作能力,别的不说,就拿圈舍来说,外表看起来都是一个模子,甚至还在外墙粉刷了涂料,起码看起来干净整洁,类似温言奇上次来看到的猪粪之类的垃圾早已不见了踪影。

隔一段路,村民的院墙上就有粉刷的标语。“整村推进特色养殖”,“打造文州菜篮子,肉篮子”,“致富靠大棚,发家靠养殖”……

中午在文州市里用了便餐,张相伟嘱咐陈徐两人把落实材料整好,交给随行的秘书。

徐怀义便说:“张市长放心,我们已经将材料准备好了,你们先休息休息,下午再走也行嘛。”

张相伟又征求温言奇的意见,温言奇仍旧说:“听市长的。”

徐怀义见状,便自作主张吩咐办公室开了房间。

温言奇进了房间,刚刚吃饱,哪里能睡到着?百无聊赖的打开了电视,正换着台,就听着张相伟叫自己。

张相伟坐在沙发上,抽出了烟,准备给温言奇,又突然想起温言奇不抽烟,就问温言奇要了火。

“言奇,你说文州的情况怎么样?”张相伟问道。

温言奇看不出张相伟的态度,就说:“看起来还不错,速度挺快,盘子也搞的大。”

“哎……”,张相伟却叹口气,“但愿如此。”

“您的意思是?……”温言奇见张相伟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禁问道。

张相伟又抽了几口烟,缓缓的吐出。幽幽的说:“外表看起来是落实指示不过夜,但怕是以后会有问题。”

“哦?”温言奇以为张相伟会说设施选址装点门面的问题,现在看来张相伟担心的似乎并不是这个。

“言奇,我只问你,你若是农民,想种大棚会在哪里种?是在你家附近,还是跑个几十公里到省道两边种?”

“这个……当然是自己家附近。”

“是嘛!就是这样。大棚要不停的加温,通气,施肥的,哪能一种了之?谁会舍了方便,大老远的跑这里?大棚本就是冬季使用的,人来这里,在哪里住?不回家不行,回了更不行!倒成了麻烦。我们刚才到村里转了一圈,你注意到没有,村子里原来的大棚都不见了踪影,怕是强拆了,都集中到这里。”

张相伟说的在理,方才温言奇第一眼看见省道两旁的密密麻麻的大棚,就觉得怪异,分明就是摆样子,自己又不方便说,不料张相伟却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

但张相伟在乎的又不是这个。也是,只要能赚钱,能形成个长远的产业链,管他建在哪里?你不喜欢看,说不定有人就喜欢看,这个是次要的问题。就怕真就成了装样子,最后成了烂摊子!

温言奇缓缓的点了点头,“张市长说的对,我刚才参观了圈舍,几乎每家都有。连上次来调研,徐市长叔叔的院子外面也修了圈舍,却不见了大棚。我记得他家只种大棚,不养牲畜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都往事》,方便以后阅读明都往事第5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都往事第53章并对明都往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