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农夫与小农夫

作品:太祖实录|作者:邹虞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0 07:30:40|字数:4300字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李家村的农民们已经早早地起床了。

他们知道,只有趁着清晨时分那一丝凉爽,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天的农活。

否则,一旦太阳高悬于头顶之上,酷热难耐将使得一切劳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李雍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朝着自家的田地走去。

他的母亲在生下他后不久便离世了,从此以后,家里只剩下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无力再迎娶她人进门,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这对父子肩上。

贫困似乎总是与那些朴实无华、辛勤耕耘的平民百姓如影随形,而与之相伴相生的,则是无尽的苦难和艰辛。

李雍无法接受正规教育,因为他家根本负担不起学费。

然而,命运却在某一刻眷顾了他,村里有位私塾先生曾受恩于其父,帮忙修理过房屋门窗。

这位老先生心怀感激,于是主动为李雍取名,这才让他避免了被起一些诸如"阿猫阿狗"之类难听名字的尴尬。

时光荏苒,如今已是大宋鼎明六年,李雍也已年满十四岁。

就在今年,他听闻北方的胡人侵犯边境,导致朝廷不得不加重赋税以应对战事。

对于这个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面对现实的困境,李雍和父亲只能选择默默承受,继续坚韧地生活下去。

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父亲忧心忡忡地对他说道:“照这样发展下去,咱家恐怕连一粒多余的粮食都不剩了。”

然而,无论人们怎样拼命努力,苦难从不曾离去。

它既不会因同情怜悯之心而饶恕谁,亦不会因谁弱小贫穷便手下留情。

苦难宛如上苍抛下的一场甘霖,均匀地洒落在每个穷苦百姓的肩头,让人不禁感叹其公正性。

在这个残酷的世间,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活着,而是在苦苦挣扎求存罢了。

两人默默无语地来到自家那块狭小且贫瘠的土地。

毕竟,肥沃富饶之田皆归属于那些地主所有。

李雍与父亲随即埋头苦干起来,父子间早已培养出一种无需言语沟通的默契。

同时,他俩心里也清楚,劳作时少些言谈能有效减缓身体疲惫和精神压力。

如果一个王朝灭亡有前兆,那李雍就深刻的感觉到这个王朝已经步入老年了。

李雍也想去私塾,也想吃肉,也想睡好床。他边干活边想着。

时间在流逝,太阳爬了上来,在天上大发神威。

父子俩开始挥洒汗水在这片田地上。这片属于他们家的田地上。

日上头顶了。“老大,该回去了。”父亲默默的吐出了这几个字。

“嗯。”

李雍疲劳的应了一句。

李雍知道,他们回家后,不会有做好的饭。

因为他们家就两个人。

他们回家要自己去做饭。

对于这件事,父亲会自己去做,他会让李雍去休息。这也许是他表达父爱和补偿李雍的一点行为吧。

他们那残破的屋子出现在目光前。李雍将父亲手里的农具接了过来,径直走入房内。而父亲也去准备午饭。

还能吃的起午饭,没有欠债,李雍家已经是过的还可以的了。

“老大,下午咱爷俩去山上劈点柴回来,怎么样?”父亲那沧桑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好。”

李雍知道家里的柴又不够了。他将斧头找了出来,便脱了上衣躺在地上。缓解他的疲劳。

“我以后也是这样的日子吗?”

李雍陷入沉思,“我或许能娶一个媳妇,然后继承阿爹的房子,然后像阿爹一样过一辈子。可日子越发不好过了,可能到了我当家,会更艰苦。”想到这里,李雍不禁长叹一声。

“老大,爹还有力气,还能再干个几十年,再加上你,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爹给你保证。”

父亲似乎听到了李雍的叹息声,便出言安慰。可不一会,父亲也发出一声长叹。

中午的饭依旧是粗粮饭,和一盘没油水的菜叶子。李雍等着父亲先动筷子。

父亲却神秘的从手里拿出一个鸡蛋,父亲将它递给了李雍道:“我在干活的时候捡到的野鸡蛋,我给煮了,给老大你补补身子。”父亲那干枯黝黑的脸上展现出一股笑容。

“爹,咱俩一人一半,你也补补。”李雍笑着对父亲说。父亲忙摆手:“瞎说,给你的。你老子我的身子还用补,你快吃了吧。”

李雍将蛋剥好,并将蛋剥开对父亲说:“那爹就吃这蛋白吧,爹你身子更好,我的日子才好,不然我也不吃了。”父亲接过了蛋白笑道:“日子会好的,你相信我。”

“嗯。”

李雍也笑着应道。

饭后,父子二人踏上了那条崎岖不平、满是荆棘的山路。

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如金色的雨丝般洒落在他们那被汗水浸湿的额头之上。

山路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山间,沿途长满了各式各样的野花野草,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祖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太祖实录第1章 农夫与小农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祖实录第1章 农夫与小农夫并对太祖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