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暂熄狼烟

作品:太祖实录|作者:邹虞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0 07:31:59|字数:4714字

在齐军的营寨里,围绕着如何破敌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

李雍向谭卓炜询问:“卓炜,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绕过翰同城,用一支奇兵,去偷袭秦军的后方?”

“不太可能,除非我们不选择从这里进攻,而是换到其他地方。不然的话,只能硬啃翰同城。”

听到谭卓炜这话,李雍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丞相,依我看,不如放弃这次进攻,回军休整。等我们休整好后,换其他的方向进攻,别在这里死磕了。”乐涛对目前的局势不太认可继续进攻。

“不行!怎么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进攻。”杨孝感激动的说。

李雍用手示意众人不要再说了,等众人安静后。李雍才对众人说:“目前,秦国倾全国之力来迎战我们。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击败了钟猎所带来的大军,秦国就不足为惧了。”

“丞相,话虽如此。但秦军依靠着翰同城和韦蕤,我们不太能取得什么进展。”张志扬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众人听了张志扬的意见,也都沉默了。是啊!目前秦军人数多,靠着坚城,又有韦蕤这样的名将。破城,实为难事。

李雍想明白了,还是他们情报和军队准备的不充分。人家秦国倾举国之力来抵挡他们,而他们进攻却搞的跟儿戏一样。

如果李雍继续耗在这里,纵然击败了秦国,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与其如此,还不如回师。等下次准备充分,然后再向秦国进军,才是一个合理的计划。

李雍沉默了一会说:“此次伐秦失利,首错就在我。我错用了将领,错看了形式,错有傲心。”

众文武见势也跟着认错。

李雍继续说:“为了不动摇国本,为了不穷兵黩武。我决定班师,待改日再战。你们意下如何?”

谭卓炜向李雍行礼说:“丞相,大军一动,花费数万。如今攻秦不下,就不必再耗费钱粮了,我赞成回师。”

郭奉也说:“我们并没有战败,只不过是回师调整。我也赞同回师。”

其他将领陆陆续续的,都表态回师。

目前来看,那就回师吧!李雍向众文武下令说:“各位整顿兵马,准备回师!”

“是!”

李雍不愿意齐军去死磕一个城池,齐军的目标并不在那个城池。天下人也不会因为齐军没有攻下一个城池就敢小瞧齐军。

但要是齐军因久攻城池,被消耗了大部分实力与资源。那国内就会不稳定,国内不稳定,国外其他势力就会蠢蠢欲动。

所以,齐军应该回师。毕竟,战役和战略是不同的。

齐军准备离开时,李雍回望身后的翰同城,以及驻守在城里的韦蕤。

当真是一人抵万军,如果江淮海攻破了翰同城,齐军就有了一个前进的桥头堡。而秦军就少了一个可供防御的据点。

这对双方的士气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点。可惜了,我是该怪江淮海的无能,还是说韦蕤太强了?

不过不要担心,以齐国的国力,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击败秦国是一定的。

齐国大军开始踏上回师之路,这次的出征对于他们来说,算是结束了。下次的出征,不知还要多久。

回去的一路上,李雍对于这次战役,想了好久,想的他辗转反侧,难以入梦。这次的无功而返,对他来说,是一件很不好的结果。

狼烟暂熄还复起,坚城得幸镇嵩盾。积蓄粮秣修兵甲,卷土重来谁胜败?。

大军回到洛封城,李雍亲自在大殿召开会议。他一定要和众人再商讨对于秦国用兵的得失。

“丞相,我认为,这次出征,无外乎将错,情报错,兵力错,意志错。”谭卓炜向李雍检讨说。

“很好,卓炜。你总结的这四个错,诸位都要好好反思,我也是!”李雍听完谭卓炜的总结,也发言道。

其他将领纷纷对伐秦的无功而返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当众人在大殿讨论时,有宦官进来禀报说,京师来人,紧急求见李雍。

李雍当下就召那京师来的人进来,他料想,一定是京师出了什么问题。

那人进来后,向李雍跪拜说:“启禀丞相,陛下驾崩了。”

李雍和其他文武听到这消息,都不由一惊。甚至有几员文武还偷瞄李雍,他们以为是李雍派人干的。

李雍阴沉的看着大殿下的那个人说:“陛下是如何驾崩的,仔细从实说来。”

那人听了李雍的问话,战战兢兢的回答说:“御史大夫有信,让我交给丞相。陛下如何,我实在不知。御史大夫让我把信交给丞相,说丞相看了就明白。”

“有信你不早说!”谭卓炜对他吼了一句,然后接过信,走上去,递给李雍。

李雍拆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上面写着:

御史大夫邓明谨奏丞相:陛下流连宫闱,臣等未敢言。以致陛下体亏多病,顷因服春药,夜劳过度,暴毙而崩。此臣等之罪也,请丞相责罚。今京师已定,余事尚待丞相明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祖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太祖实录第68章 暂熄狼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祖实录第68章 暂熄狼烟并对太祖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