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兴亡百姓

作品:太祖实录|作者:邹虞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0 07:32:57|字数:4448字

对于杨菲与她叔叔的处置,李雍选择将那个充公的房屋,以皇帝的名义,赐给杨凑和杨菲。

并让户部的官员给他们叔侄女编写魏国百姓,洛封城人氏,正式帮他们定居在洛封城。

至于刺杀,一个小女孩给皇帝开的玩笑罢了。

满都被李雍下令,给杨菲送医药费以及慰问金,算是对他给孩童行刑的惩罚。

门口急跑来一名太监,手里拿着一支箭矢。

他跪在门口,“陛下,有箭矢射入宫中。”

谁敢在皇宫动用兵器,简直是不知死活。

这是李雍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以他对皇宫的掌控,不可能有人胆敢在皇宫动用刀兵。

“备甲,让武士去查是谁射的箭!”

太监拿来李雍的铠甲,刚帮李雍穿好,门口又跑来一名太监。

“陛下,太子和晋王跪在宫门口,说是他们射的箭。”

在李雍的景明殿门口,李乾和李胜并排跪在那里,前面还放着他们的弓箭。

“我都说了别玩,现在好了。箭矢射到父皇的景明殿,父皇肯定暴跳如雷。”

“怕什么,你好歹也是个王爷,怎么如此胆小。”

“我不是怕,毕竟也是我们先违反了禁令。”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按我的方法。咱们直接跪在这里,给父皇认个错,不就没事了。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听了李乾的安慰,李胜焦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陛下到。”

太监的通报,让二人赶忙挺起腰板,装作愿意认错的样子。

李雍走到他们面前,手里拿着箭矢。

“说一下吧!到底怎么回事!”

见李雍一身铠甲,脸色阴沉,李胜有些害怕。而李乾,依旧是心平气和,他看到哥哥被吓到的模样。

为了展示自己的义气,他就向李雍回复。

“回父皇,是我拉着哥哥玩弓箭的。前几日,我们在武场练了弓箭,心痒痒。然后就拿着弓箭在皇宫里玩的。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射到景明殿了。”

“谁射进来的?”

因为李乾抢先回答,还自己揽责任。这让李胜很感动,他也决定为李乾揽掉射箭到景明殿的责任。

“回父皇,是儿臣射的。”

“屁!是我射的,哥哥只是在帮我揽错。”

“都闭嘴!”

被李雍这么一吼,两人顿时不敢说话了。

当着二人的面,李雍将那个箭矢折断,然后丢在地上。

“取朕的宝剑来!”

太监急忙往景明殿里去取宝剑。这时的李乾和李胜才发觉事情很严重。

“陛下,宝剑。”

李雍从太监手里拿过宝剑,然后一抽,将剑刃抽了出来。

听到宝剑出鞘的声音,李乾没忍住,直接大叫:“让母后来,我要见母后。”

李雍没有理会他,而是将右手拿着出鞘的宝剑,左手拿着剑鞘,走到两人身后。

那闪着寒光的剑刃,被放在李乾的脖子边,李乾感觉到了,他咬着牙不敢乱动。

随后,他感觉到后背一痛。是李雍用剑鞘抽击他的后背,一共三下。

紧接着的是李胜,也是三下。

“你们以为兵器是什么玩具吗?我的宝剑一出鞘,我看你们都要被吓哭了。你们有本事玩弓箭,难道害怕剑刃吗?”

二人跪着不敢说话。

“还在我的面前装可怜,既然知道怕,为什么在做的时候不慎重考虑!你们以为你们还是小孩吗?以你们目前的权力,杀一个人不是很轻松吗?”

李雍走到他们前面,继续说:“先生教的都忘了吗?这武器是这样用的吗?是你们的玩具吗?我明确规定,不许在皇宫里动刀兵,你们难道不知道?”

沉默了一会。

“多说无用,你们两个去城东军营住个五天,我会让人亲自带着你们。也让你们体会一下,那些真正用兵器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儿臣叩谢父皇。”

李雍又给了他们二人,每人一脚。

“再有下次,你们就看着办吧!不要忘记了你们的身份!”

最后,李雍还是提醒了一下他们。

一个是未来的储君,一个是王爷。一旦他们没有被教育好,那对整个王朝,都是莫大的打击。

回到景明殿,李雍拿起济东郡因干旱而庄稼颗粒无收的奏折。如今,整个济东郡百姓,都在饥荒里挣扎。

为什么百姓需要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那是因为在农耕文明里,团结起来的力量,能够抵挡大部分的天灾人祸,让百姓在危机面前,得到保护。

拿起毛笔,李雍开始着手处理济东郡的灾情。

减免济东郡赋税,实施“移民就食”政策,将灾区严重的百姓转移到粮食或田地充足的地方,以便他们能够继续生活。

在不是特别严重的地方,从临郡借贷粮食,并由各大官仓施粥,供百姓撑过饥荒。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饭,也就不会有人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反抗李雍的统治。

古往今来,只要给老百姓一条活路,就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动乱。百姓很好满足,给他一块能活下去的田,让他的日子有盼头,他就不会放弃安稳的生活,去干那些铤而走险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祖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太祖实录第112章 兴亡百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祖实录第112章 兴亡百姓并对太祖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