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准回人

作品:太祖实录|作者:邹虞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0 07:33:41|字数:4272字

正当墩山的大火熊熊燃烧之际,远处扬起滚滚烟尘,准回人的主力部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这些准回人并非真心实意地帮助凉国作战,他们心中盘算着如何保存实力,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

毕竟,准回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属于雇佣兵,他们才不会愿意为凉国人流血牺牲,只要混个赏钱就够了。

所以,最好的策略莫过于等魏军和凉军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之时,再坐收渔翁之利。

李雍布置在远处的探马,很快将准回人到来的消息告诉李雍。

“告诉魏军,报仇的机会来了!”

这次李雍亲自坐镇中军,所有魏军不在乎身后的熊熊烈火,他们眼里只有复仇。

魏军步卒们紧紧围绕着李雍,迅速组成了一个坚固无比的战阵。

在战阵两侧,则排列着严阵以待、蓄势待发的魏军骑兵。

远远地望着魏军阵营,准回人们惊讶地意识到,他们原本打算趁虚而入捡到的便宜,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得手。

这些魏军士兵看上去毫无疲惫之态,显然并非不堪一击。

然而,还未等准回人主动出击,魏军的骑兵已经如离弦之箭般率先发起了冲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势,准回人毫不示弱,亦纷纷驱马向前迎战。

双方的骑兵在战场上交错穿梭,双方利用弓箭展开远距离射击,等靠近后,就挥舞着锋利的马刀近身肉搏。

一时间,箭矢如雨,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

尽管准回人的骑兵战斗力更为强大,但魏军却巧妙地运用战术,不断迂回环绕李雍所率的步兵战阵,借此稍作休整,恢复体力,并避开准回人的追击。

每当准回人试图逼近李雍的步兵战阵时,魏军步兵便会以密集的箭雨给以回击。

同时,魏军的盾牌兵严密防守,使得准回人难以摆脱魏军骑兵的纠缠,无法随心所欲地对魏军步兵发动攻击。

此时如果墩山上的凉军向李雍发动反击,一定可以重创魏军。

可惜李雍在墩山放了一把大火,将他们逼的远远撤离。那场大火也隔开了凉军与魏军,让凉军无法插手山下的战争。

此刻,杨孝感已经深深体会到准回人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这样艰苦的战争,并没有让杨孝感沮丧,反而激起了他更高的斗志。

这些魏军骑兵,都是常年征战的老兵,他们曾经剿灭过契胡人和突贺人。

对于同样是胡人的准回人,他们明显熟悉对方的作战方法,也并不畏惧那凶残的胡人。

准回人们逐渐意识到,眼前这支魏军并非易与之辈。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场战争与他们关联不大,他们不过是受利益驱使而来,目的仅仅是拿到钱财罢了。

因此,他们根本没有打算去拼命战斗,尤其是当发现这批魏军难以应对时,便迅速展现出自身高度的机动性优势,毫不犹豫地撤出战场。

至于那些剩下的凉军,则被留给魏国人去处理,毕竟这与他们毫无关系。

倘若凉国无法抵挡住魏军的攻击,那么他们大可以趁机洗劫一番凉国,随后返回自己的牧场。

只要有战马在手,一旦进入广袤的草原,魏军对他们也将束手无策。

而若是凉国最终取得胜利,那他们只需坐享其成,等待着凉国分配战利品即可。

反正魏军进攻的是凉国,想要吞并的也是凉国,跟他们这些只为求财的准回人又有何干系?

要是他们感觉不爽,直接撤出凉国,也没人能拿自己怎么样。

抱着这种心态,准回人自然希望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毕竟,他们来此的唯一目标就是获取金钱,其他任何风险或付出都是多余的。

望着远去的准回骑兵,李雍并没有继续追击。他目前最大的目标是凉国,至于这些准回人,可以放到后面处理。

“命令大军修整他们的营地,我们大军暂时驻扎在这里。”

李雍站在远处,静静地凝视着熊熊燃烧的墩山。他命令身旁的杨孝感和夏侯彬前去将凉军遗留下来的营地扩大并加强防御工事。

李雍深知,这个营地位于战略要冲之地,可以有效地掌控墩山下方的大道。

只要能够坚守住这里,魏军就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杨孝感和夏侯彬领命而去,他们迅速组织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

魏军齐心协力,搬运木材、修筑栅栏、挖掘壕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熊熊烈火无情地燃烧中,凉不得不远离靠近墩山下的营寨,朝着没有烈火肆虐的方向逃窜。

这些凉军原本想借助山势据守,但现在却被火势逼得四处奔逃。

李雍明白,如果贸然派遣军队上山驱赶凉军,不仅难以成功,反而可能会陷入被动。

因为凉军很可能会利用山上茂密的树林作为掩护,展开游击战,给魏军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放火烧山,无疑是最为省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祖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太祖实录第146章 准回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祖实录第146章 准回人并对太祖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