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明月皎皎

作品:偏执实录|作者:遥淼|分类:悬疑|更新:2024-05-11 23:12:38|字数:5680字

那之后孔来儿只有两件在意的事,一是处理尸体,二是养孩子。处理尸体很难,从前都是傻子去挖坑,有时候一挖能挖一宿,要她挖可能会更久。可是她想让女人能和丈夫埋在近一点的地方,所以夜里她把孩子捆在身上,还是去挖坑了。

至于傻子的尸体,她原本想扔到菜窖里了事,却又担心被发现。后来她干脆又把屋里那个坑挖得深一些,把傻子的尸体塞进一个缸里,把缸埋进了那个坑里。之后孔来儿带着孩子去了更远一点的公公之前住的小木屋里生活,却故意在这边点着灯,到点生火,假装有人在。

然而养孩子比处理尸体更棘手,她没有奶水,刚出生的孩子吃米汤根本不行,更何况本就是个没足月的孩子,没几天就看着病恹恹的。那个年代鲜奶和奶粉不是谁都能买的,她没有票子,根本得不到。

思来想去她必须得让别人知道她生了孩子,这样才能去找人求点奶水,即便这样容易暴露傻子的失踪,可为了孩子她必须冒这个险。

于是孔来儿抱着孩子去找村里同样刚生过的女人求母乳,这样一来大家也都知道她居然生了孩子。这时有人说,怪不得前些日子半夜起夜,听见远处有人喊叫,声音挺惨的,当时还想过去看看,原来是生孩子。

孔来儿就靠着跟别人赊点母乳,或是用粮票肉票换一点奶票,再加上米汤糊糊,费力地养着孩子。也许是吃不饱,加上总是生病,孩子常常一夜夜地哭,孔来儿就抱着她一夜夜地熬。

好在并没有人关心傻子去哪儿了,大概是因为她也不会说话,人们都不愿意问她问题。再说了傻子哪里会管孩子,也正常。

由于孔来儿先天聋哑,村里人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聋哑,不过孩子倒是从小咿咿呀呀的出怪声,帮忙喂奶的女人就时不时教孩子喊妈妈,就是想看看她到底能不能说。

孩子七个多月的时候就含糊地喊出了妈妈,孔来儿听不见,其他人听见了。女人们凑在一起,高兴得不得了,就像看见自己孩子第一次说话似的。

“能说!孩子能说!也听得见!”女人们恭喜着孔来儿,“孩子喊你妈妈呢!”

孔来儿当然知道这是个健康的孩子,她落泪是因为“妈妈”这个词。

好不容易快要熬过一年,孔来儿想在那个日子之前离开黄羊村,彻底地离开。在那之前她要先给孩子上个户口,她很想让孩子姓亲生父母的姓,但她根本不知道那对夫妻叫什么。那些随身的证件都被傻子烧了,她也不认字。后来相处的那些日子,她也没有问过,那时她不想去记一个将死之人的名字,记住名字就忘不掉了。

直到那个女人死之前,孔来儿想问,却已然来不及了。

为了能顺利给孩子上户口,孔来儿特意找能明白她说什么的人,教她写她想要取的那个名字。然后她又给好多人看,确认自己写得没错,这个名字是好听的。

孔来儿让孩子随了自己的姓,这在村子里是极少见的,登记的人问爹同意吗,孔来儿趁机说爹不知道哪里去了,根本不管她们娘俩。

果不其然,负责登记的人给她纸笔,让她把孩子的名字写下来。她歪歪扭扭地写下了练了好久的三个字——孔明月。

她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夜明亮的月亮,像是能洗掉一切的罪恶。在孔来儿贫瘠的生命里,想不到比月亮更干净的东西了。

“孔明月”这三个字也是孔来儿人生中最早会写的三个字。

在离开黄羊村之前孔来儿也做了些准备,比如说把埋尸体的位置的土夯得更实一点,比如把果园里的树全都砍掉,比如把房子里面的地面再用砖头垒一垒。其实她当时是有心一把火烧了一切的,可是她又怕那样太显眼,毕竟她对外说的是傻子失踪了。

那时候她想得简单,以为这次离开,就再也不会回来,谁也不会知道她去了哪里,可后来她才意识到方方面面都需要户口,这个地方,注定会牵扯她的一生。

带着孔明月离开黄羊村后,孔来儿自己就像个新生儿,她发现市区的生活和村里简直天差地别,她很难适应。好在傻子这些年杀人劫到的钱财各种票类,还有手表戒指之类的都在她这里,只要有钱,终归可以先安顿下来。

她当时租住在一户人家上面的阁楼里,条件其实也挺艰苦,不过她已经觉得比村子里好多了。关键是房东人很好,是个孩子已经念中学的姐姐,见她独自带着孩子不易,一直在教她如何带孩子,教她做孩子的辅食。

有些时候和房东在一起,孔来儿总会想起孔明月的亲生母亲,她突然就会掉眼泪。而房东大姐只当她是死了丈夫的可怜寡妇,对她们娘俩更是照顾。

可惜身背那么重的罪孽与秘密,孔来儿再难以与人亲近,夜里把所有钱财都放在枕头底下才能安心,可睡着了马上就做噩梦。

那个时候她没有办法,她只能用那些带血的钱去生活,为此她求神拜佛,不是为了心里的安定,而是在祈祷若有报应都报应在她一个人身上,跟孔明月没有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偏执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偏执实录第102章 明月皎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偏执实录第102章 明月皎皎并对偏执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