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王天赐出山

作品: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作者:哥总|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1 22:47:38|字数:4414字

金陵府

英灵殿的中央广场,王家军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后面进入地宫的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开启了。

然而今天,这道门从早上直到晚上都敞开着,没有关上。

李博和钱无用带领王家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官兵,来回不停地捧着一个个陶瓷盒子送进地宫。

广场原有的烈士石雕旁,一片空地上摆放着几百块精心挑选的巨石。

上百名石匠手持各种工具,叮叮当当的敲击着,时不时拿出自己挎包放着的照片对照一下。

英灵殿内的隔音效果很好,再加上居住在后殿的王天赐,距离广场有点远。

王天赐合上自己厚厚的笔记本,满意的露出一丝笑容。

换上一只大狼毫毛笔,王天赐笔走游龙,在笔记本封面写下【成王之路】四个大字。

习惯了用毛笔的王天赐,始终用不惯大汉民国推出的硬笔。

撰写【成王之路】的两年里,王天赐都是用的毛笔。

“大家当心点,别把自己的脚压着了!”

“前面的用力,顶住喽,别把石碑磕坏了!”

听到前殿传来许多的响动,王天赐眉头皱了起来。

连忙拿上自己的笔记本,快步朝着前殿走去。

“你们干嘛呢,惊扰了英灵,朕砍了......李博?钱无用?这......”

“皇上好!”

李博和钱无用“啪”的立正敬礼。

“启禀皇上,末将等奉王爷之命令,今日送高句丽抗倭之战牺牲的弟兄们入殿供奉。”

“怎么会这么多?凭借咱们大汉犀利的火器,那些倭奴怎么可能......”

李博北上抗倭,是王天赐亲自送行的。

原本以为是一场轻松仗,但现在看石碑上面的记录,战死三万多人!

根本不用李博他们解释,石碑上记录了整个战役的详细过程。

王天赐没有说话,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英灵殿外,一只手哆嗦着从口袋掏出烟盒和煤油打火机。

跟在后面的李博眼疾手快,接住王天赐没拿稳险些掉落在地的打火机。

王天赐嘴里叼着烟屁股,凑过去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大口。

“咳咳咳!”

没什么烟瘾的王天赐,平时一个星期抽不了一包,猛然之下,被香烟的辛辣味呛到了。

“李将军,麻烦你送我去一趟王庄劳改中心。”

“皇上言重了,末将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李博亲自跑到中央广场外面的停车坪,开了一辆吉普车过来。

按照英灵殿的规定,车辆是不能开进来的。

很明显,这个规定不包括皇室成员。

英灵殿距离王庄劳改中心并不太远,十多公里的距离。

一间单层的小水泥房,诸葛侯正在看着自己女儿,从值班室那里领回来的报纸。

这是诸葛侯在王庄内,唯一可以打发时间的读物。

也是诸葛侯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

也不知道大汉日报的编辑们跟谁学的,看那些文章的标题,每个都能直接吸引人的眼球。

【惊!北原帝国卷土重来,陈副总指挥亲率千骑,全歼四十万敌军。】

【呜呼哀哉!第一集团军深陷重围,危机时刻,田老总力挽狂澜!】

【国务总理刘博温重伤未愈,行政总署年后举行大选,最终花落谁家?】

......

“爹!如果咱们诸葛家不造反的话,这个国务总理肯定非您莫属。”

诸葛娟一边帮诸葛侯缝补衣裳,一边说道。

这份报纸,诸葛娟早就看完了。

诸葛侯父女,一个是旧朝大华帝国的宰相,一个是王天赐的结发妻子。

连同整个诸葛家族,王奇都没有杀他们。

甚至可以说,王奇早就忘记了,诸葛家族的人还关在王庄每天接受劳动改造。

比如诸葛侯,一把年纪了,去年天天来回走在拆迁的道路上。

王庄之前那些被炮击摧毁的建筑,三十多万人,经历了差不多一年才全部拆掉,改造成一片片的高标农田。

今年两季,王庄劳改中心的稻谷产量,占据大汉民国全年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爹当不了,第一没那个能力,第二,王奇哪怕空着也不会任用我。”

“怎么可能?爹之前可是当了近二十年的丞相,管理国家的经验谁也比不上您。”

“呵呵呵呵!”诸葛娟的话让诸葛侯连连摇头。

“若不是先皇当年赐婚,立你当了太子妃,随朕登基册封为后,加上诸葛家族势大,你觉得你爹能不能一步步爬到丞相?”

王天赐直接推开门,大步走了进来。

李博帮他解下披风,抖去粘在上面的雪花。

“皇上?臣妾拜见皇上!”快三年没见过王天赐的诸葛娟,直接跪下参拜。

“你起来吧,现在是大汉民国,跪礼早就废除了。而且,你早已不是皇后,无需对朕称臣呼妾。”

“常言道,一夜夫妻百夜恩,皇上您真的如此狠心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方便以后阅读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第108章 王天赐出山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第108章 王天赐出山并对王之所指,虽死亦往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