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腊月二十三

作品:拽姐勇闯六零,表里不一震撼全家|作者:周涵丹|分类:现言|更新:2024-05-12 08:30:19|字数:4192字

“明天我们去找檩子,拿瓦片和玻璃。”

“回来上房檩,再把瓦片盖上,窗子和门装好,再缺扇门,厨房就盖好了。”

“房子的泥土再晾几天,我再用麦糠掺稀泥和好的泥巴把墙面抹平。

“到时候看上去会平整一些,就和之前盖的房子没什么差别了。”

“嗯,辛苦你们了。”

吴大花庆幸他家的运气好,直到昨天赵建军朋友提醒,他们才想到家里没有玻璃。

不过他的朋友那正好有玻璃,不然他家的厨房要漏风了。

“你爹去村里木匠那已经做了门了,你俩明天记得取回来,大小和以前的一样,应该合适。”

“那感情好,厨房过不了两天就好了。”

“不过现在是冬天,不容易晾干,要用厨房还要等好几天才行。”

吴大花闻言开始发愁,明天就小年了。

“没办法,先在厨房做吧。”

“你们也都回去早点睡,明天要干的活可不比这两天轻松。”

大家也都知道小年的习俗,给老两口打了个招呼,就各回各房准备睡觉。

赵唯一走在最后面,突然注意到二叔和二婶两人之间不太对劲。

二婶明显想和二叔走在一起说说话,他却快走了几步避开了。

想来是二叔知道了是二婶的冲动才导致他的孩子上不了学。

不过也能理解。

赵天江就算了,他确实不方便上学。

但其他两个小孩本来上学上的好好的,却被亲娘断送了他们的机会。

赵建军忍住没和她吵架已经很不错了。

她又想起了前两天晚上回来故意折腾两个小孩的赵建民。

想必是知道自家孩子被打了,故意的。

不仅如此,他没了往日对二嫂的尊敬,说话夹枪带棒,连带着对赵建军也没好脸色。

说到这就不得不佩服赵建军,他竟然忍得住不发火,没看出来还是个好男人。

然而赵唯一误会了,赵建军只不过是没多余的精力和她吵架。

白天要干活,晚上回去要照顾儿子。

赵天江的腿每到晚上就疼的厉害,一个劲呻唤,他又已经在医院陪了7天,现在严重睡眠不足。

所以他现在哪有空生气,不如多睡觉。

但他对此又确实不满,不想听她解释,就避着她。

人走远了,赵唯一不再想和他们有关的事,回房烧好炕,进空间练功。

然而今天的她练功时明显的心不在焉。

赵唯一也发现了,没在强迫自己,练了一会就停了。

毕竟做不到位还要坚持也没意思。

给自己泡了杯奶粉,躺在柔软舒适的沙发上放空思绪。

她知道她的不对劲是因为过年的激动,想起了关于过年的一些风俗习惯。

虽说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二,这个年才真正的算过完。

实际进入腊月就是年了,各家各户都准备包饺子冻起来供正月里食用。

赵家因为家里有事一直没包,明天正好腊月二十三,想必吴大花说的累就是包饺子。

在传统的风俗中,腊月二十三糖瓜粘,家家要放一挂鞭。

这天称“小年”。

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所以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吃饺子。

赵唯一在现代的时候父母说:今天是灶王爷和财神爷升天的日子。

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爷烧了,摆上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

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所以今天还需要祭灶。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供品,特别是有些求吉纳祥美好寓意的“糖瓜”不能少。

而这些,赵唯一都没有感受过。

在现代,她出生的时候,年味已经淡了,大家都不怎么按传统习俗来过年,嫌麻烦。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大年三十晚上还要加班,和平常基本没什么两样。

久而久之大家就不费劲地做准备了。

她家同样不可免俗,父母两人工作很忙,压根没时间做这些。

况且他们没要好的亲戚上门,所以过年的时候选择全家一起出去旅游。

不过她十几岁的时候发生了全国疫情,限制人员出行和大型活动。

不能出门旅游,他们就改成了在家一起做饭、做手工、守岁。

直到后来性情大变出了国,再接着就剩她一人,算起来她已经很久没过年了。

然而和她记忆里不同,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年代的年味是很浓的,很有意思。

小孩们都盼望着过年,等着收压岁钱,还能吃一年到头才有的美食。

大人们也是,会提前准备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平常舍不得吃的,过年都会买。

不像后世邻里邻居都不熟悉,现在村里人的关系都很好,大家会去家家户户串门,交换美食。

小孩会挨家挨户上门要红包,讨彩头。

现在人人兄弟姐妹多,亲戚就多。

过年的时候齐聚一堂,男人有男人的话题,女人也有女人的八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拽姐勇闯六零,表里不一震撼全家》,方便以后阅读拽姐勇闯六零,表里不一震撼全家第102章 腊月二十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拽姐勇闯六零,表里不一震撼全家第102章 腊月二十三并对拽姐勇闯六零,表里不一震撼全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