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战事又起

作品: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作者:不要虚盘他|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12:24:57|字数:5174字

随着山呼海啸般的杀声,远在洛阳的董卓突兀的打了个冷战。

他烦躁的挥开在身边撒娇七八名美人,朝门外喊了声:“来人,命李儒速来见我。”

没多久,李儒匆忙赶来。

一进堂内,陡然感觉里面温度低的吓人,空气几乎凝滞。

他瞥了眼侍奉一旁的吕布,点了点头,朝董卓拱手道:“明公有何吩咐?”

董卓那庞大的身躯隐藏在夕阳斜照中墙壁投下的阴影里,只能看到一坨黑乎乎的影子,仿佛黄昏里庙宇中的泥塑。

董卓的语气低沉,有着强烈的压迫力。

每次听到这种声音,李儒都知道,丞相的心情不好。

一会说话的时候,他必须小心措辞,以免引来雷霆震怒。

“如今天下诸侯按兵不动,你还有何计策?”

“天下宵小之徒,何足道哉?

明公拥洛阳之众,麾下西凉兵数万,又有温候之勇。

项战流寇出身,目光短浅,不知兵谋,明公可命一大将进军河内击之。

西凉马腾韩遂,拥兵十万,二人皆是势利小人,明公可许二人封赏,二人必定大喜,率军东进,以攻河东。

牛辅屯于陕地,麾下李傕郭汜皆能征善战,可与马腾韩遂合兵一处,攻河东。

匈奴单于於夫罗逃亡河套地区,明公可以以帮助他回到故乡为诱饵,令其攻并州。

四管齐下,并州可平,项战可灭,明公可夺并州之地,兵锋大盛,天下可望。”

(於夫罗本匈奴单于,在大汉讨伐叛乱时挥师南下,结果南匈奴发生叛乱,部下斩杀於夫罗父亲,须卜骨被立为新的单于。

结果於夫罗无家可归,一直在河套地区流窜,希望大汉天子能够帮自己平复叛乱,直到公元195年去世。

就是这货,抢走了历史上着名的才女...蔡文姬。)

随着李儒徐徐道来,董卓那张乌漆嘛黑的脸从阴影里探了出来,满脸的温和笑意,眼睛眯成了两条缝。

“爱婿言之有理,真不愧本相心腹。好,此事就交给你处理。”

李儒长吁了一口气,紧张的氛围消失。

妥了!

接着,董卓神经质的脸色一变,须发皆张:“项战小儿抢我河东,我必杀汝。”

这一世界,因为项战占领并州时,夺下了董卓眼馋的并州河东地区,李傕郭汜等四人并没有来到洛阳。

董卓麾下只有镇守洛阳的禁卫与丁原来洛阳时带的三万兵,合计六万。

于是下令吕布率骑兵七千,三万精锐步卒西出洛阳,进军河内。

当双方哨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起“窝槽”,互相射了几箭,连忙各自归队,向对方主帅汇报。

项战立刻命人唤来张辽、徐晃商议对策,那边吕布也没闲着,和李儒商议。

大帐中,项战已经得知董卓军统帅乃是温候吕布时,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了。

三家姓奴、义父杀手、“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愿拜为义父”等等的梗在脑海浮现,惹得他再也不能保持镇静的主将姿态。

捂着肚子在大帐中“哇哈哈”的大笑起来,眼泪都流出了眼角。

张辽、徐晃脑门上浮现三道黑线。

各位亲爱的网友,刚出征,大帅疯了,我该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

笑了好一会,项战捂着疼痛的腹肌,揽过张辽的肩膀,贱兮兮道:“那个...文远啊,三家...嗯,不对,吕布为人好勇斗狠,我于阵前激他出战。

然后顺手宰了他,这仗就赢了。

真是太佑大汉!

此计,如何?”

“将军...”

张辽刚毅的黑脸扭曲起来,抱着拳一副心累的模样:“将军武力超绝,但吕布号称飞将,绝非寻常武夫可比。

将军身上既有少帝的殷殷期盼,又肩负并州安危。

将军若不顾主将的责任,与一莽夫在阵前厮杀,一来拉低身份,二来若有个闪失,岂不遗恨终生?”

徐晃不停的点头。

人的名、树的影。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位倚重的将领都态度明确的表达了反对,项战只好后退一步,义正言辞道:“二位将军言之有理。”

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忠诚且睿智的将领,是统帅最好的伴侣。

作为军事小白的项战,迅猛的接受了两位五子良将的建议。

项战于是命张辽守大寨,设立鹿角、挖陷坑,防止吕布军夜袭,自己则带着徐晃前往附近的山丘观察敌军大营。

这是一个了解对方虚实、主将业务素质的好方法。

对方的一切尽收眼底,项战便可见招拆招,不怕对方突然闹出什么幺蛾子。

正值深秋,夕阳的余晖落在山间草木之上,将这个树叶飘零的萧索季节渲染成金色的世界。

项战骑马站在山头,遥遥望去,只见吕布军的大营炊烟升起,淡蓝色的烟气袅袅升入云霄,营帐之间互有关联,巡视的士卒戈矛锋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28章 战事又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28章 战事又起并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