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世事无常

作品: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作者:不要虚盘他|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12:26:26|字数:4440字

少帝在见到那份讨袁檄文的第一瞬间,感觉风水轮流转,盟主袁绍变成了当初那个被讨伐的对象。

然后,困着袁绍的囚车不失礼貌的到达,将处理四世三公子弟这种难办的事,交到了他们的手里。

若是以前,少帝会觉得这是车骑将军对帝王的尊重。

但现在,他为什么把这么难办的事情交给朕?

这种事不应该是臣子去办,然后君主借此收买人心的吗?

袁绍人还未到洛阳,事情已在洛阳传的沸沸扬扬,不少人四处为袁绍奔走,希望陛下可以网开一面。

少帝感到事情十分棘手,便将袁绍下狱,待以后处置。

冀州

项战上表请韩馥兼并州牧,烦躁的少帝直接驳回,并派遣另一人为并州牧。

那人宁死不从。

开玩笑,并州是车骑将军的地盘,谁敢在老虎口中夺食?

于是,项战直接自己将韩馥封为冀州并州牧,管理民生,并让范重等人全力配合,不得阻碍。

韩馥:矮油,有靠山的感觉真好,腰板直接就挺起来了。

马超被意外的封为冀州别驾,主管并州军马,与民治分开,平时互不干扰,战时相互配合。

还有另一层原因,马儿如今十分的妥帖,可谓项战的心腹之人。

让他管理冀州兵马的好处,就是韩馥哪怕有点歪心思,马超掌管兵马,随时可以控制韩馥。

沮授田丰张合高览等人被项战纳入幕僚,将冀州的官位腾出来,把那些跟着项战的文士将军安插进去,冀州便尽在掌握之中。

沮授田丰自然能轻易看穿项战的谋划,不过项战既然对韩馥不薄,他们内心也不觉亏欠韩馥,便心悦诚服的拜倒在项战的大戟之下。

毕竟,原历史中,他们能投靠逼死自己主公的袁绍,那也能投靠厚待主公的晋阳侯。

安排冀州事情之后,项战挥军北上,直逼北平郡。

幽州平原上,公孙瓒八百骑兵破刘虞三万人,还未来的急庆祝,山后便杀出两千骑兵,直接冲垮了公孙瓒。

公孙瓒定睛一看,发现领头将军乃是赵云,不由的破口大骂。

赵云跃马挺枪,直接冲杀过去。

公孙瓒率领几百骑兵打马便逃,一路逃回北平郡,向少帝称罪求宽恕。

少帝面子得到满足,龙颜大悦,令项战回军。

田丰被少帝的骚操作惊呆了,于是向项战道:“将军,大军至此,耗费了无数钱粮,如果不战而退,不仅给公孙瓒留下喘息的机会,还会让士卒战心遭受打击。

将军,开弓没有回头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沮授道:“公孙瓒野心勃勃,今日不除掉他,难保他日不会作乱。”

项战采纳二人建议,率三万大军,直扑北平郡,公孙瓒自知不敌,率众出城请降。

项战命杨奉为北平太守,助幽州牧刘虞镇守幽州。

杨奉感激涕零,他自跟随项战,一路东征西讨,虽然在众位猛将面前,如同小透明,毫无存在感可言。

本以为自己被项将军忘记了,没想到天上一个大饼砸下来,砸的他晕晕乎乎的。

一个校尉,突然就变成朝廷四品大员,还是大权在握的四品。

“杨奉日后定以将军马首是瞻,誓死为将军效力。”

“日后就不必了,好好帮本将军守好幽州。军备不能松懈,待本将军回去在整备军马,以后北上时,你可要为大军先锋。”

“臣绝不辱命。”

公孙瓒之乱已定,幽州牧刘虞又赠了大批粮草作为感谢,项战率军回并州。

此时,并州大牢里面关押着颜良文丑公孙瓒逢纪许攸,又命人从河内大牢取来贾诩。

就在项战坐镇晋阳,与谋士们完善律法,建造基础设施时,历史又以一次向他展示了强大的纠正错误的能力。

194年,蛰伏的曹操突然出兵,借讨伐青州黄巾余孽的机会,悍然出兵占据青州,随机全面占领兖州。

陶谦部将见财起意,杀了曹操父亲曹嵩,曹操全军缟素,要屠徐州。

刘备舍平原县令职位,帮陶谦守徐州。

袁术孙坚等人也如历史上那般,占地发展,整个大汉根基动摇,风雨飘零。

少帝因为项战不听旨意,任意讨伐公孙瓒,大怒,认为车骑将军不把他这个一国之君放在眼里,要项战来洛阳述职。

田丰认为并州各事离不开侯爷,洛阳天子用意不明,贸然去洛阳恐遭不测,极力反对。

范重道:“如今大汉何处动荡,大汉气数将尽,将军应坐镇晋阳,观天下大势,若有机会,率三州之兵南下,天下一举可得。”

田丰等人的眉毛差点没飞起来。

代汉?

三十多岁的人,怎么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范重目无君王,以下犯上,罪不容恕,请侯爷斩范重狗头,以儆效尤。”

项战盯着范重,“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随着他离开洛阳,与少帝分离,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无形中出现了许多间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77章 世事无常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第77章 世事无常并对三国:本想做忠臣,为何逼我造反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