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向东北进军

作品: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作者:玖九八一一|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2 23:07:14|字数:4176字

锦州城外,军人墓地。

这是辽东军阵亡将士们安息之地。

林鸿程及辽东军幸存将士,手抬一碗酒,泪眼朦胧,这里,辽东军一万人,倒在了锦州。

“兄弟们,朝廷大军为你们报仇了,你们安息吧,等我们跟着六殿下将倭奴赶出国土,再来向你们报捷!”

林鸿程说完,喝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给阵亡的将士。

其他士兵跟着一起。

朱悟?跟着一起。

1团士兵跟着一起。

“将士们,你们安息吧,大明的未来,不需要你们担心了。”

朱悟?说完,身旁的白玉山转身走向排列整齐的士兵。

“举枪!”

“放!”

砰砰砰。

三声枪响,送别将士们的英魂。

远处的百姓,静静地跟着默哀。

...

城内,朱悟?无法拒绝林鸿程和几十号辽东军将士的请求,将辽东军改编为驱夷军第十二师,师长林鸿程,以原辽东军将士班底,不过,由于军官不够,从京师的第三军和第四军抽调军官补充。

至于兵员,就地补充。

十二师隶属于第一军。

安排锦州的事务,留下伤兵,朱悟?带着1团和后勤部队向东追赶主力部队。

昨晚,第一师和第二师追击至大凌河,倭军毁掉了所有渡河的桥,两个师被迫停下来。

今日一早,第一师和第二师成功渡河。

双方差了一夜的时间,追赶不上,朱悟?改为正常行军,一路收复各县。

锦州到沈州,途径广宁、新民等县,从官道距离来算,两百六十公里左右。

常规行军速度每小时五六公里,需要四天左右。

不过,朱悟?没有闲着,派出小队向北联络东北军,让东北军向他靠拢,在沈州一带会合,换装后合围沈州城。

若是倭军有勇气,在沈州打一场决战也行。

还是那句话,倭军无重炮,没有翻盘的余地。

京师,天圣帝得知第一军大胜,非常高兴。

辽东军改编为第十二师的事情,朝臣不敢提反对意见,毕竟,第一军是奔着收复大东北去的,谁敢这个时候出来找死。

天圣帝下令户部增加辽东战事经费,保证收复大东北的战事顺利。

朱易彬负责十二师扩编的事情。

直隶北部,范纯阳得知了朱悟?进军东北的消息,有些难受啊,他率领的第二军盯着北线的洋人,打又没法打。

在他的对面,洋人联军四大将领一样难受。

当然,他们是真难受。

倭军进军京师失败,他们还要继续等待。

如今,北部联军要联系国内,需要派人汇总好信息,携带文件到北海沙俄帝国有电报的城镇发送,一去一来,时间要很长。

不过,各国国内在锦州战败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消息。

为此,鹰国首相斯坦利不得不重新考虑进攻大明的战略。

各国正在集结队伍,将在鹰高海峡同时登船,如今,海峡两岸集结的兵力有五十万人,而联邦国的军队直接从东海岸出发,在地中海会合。

从西方赶到大明,路程将近一个月,以明军的作战速度,恐怕会提前收复大东北。

以明军的扩军速度,一个月以后,会有更多的军队加入战争。

斯坦利感到很头疼。

这一次不能失败,最少要打平手。

于是,斯坦利决定叫来高卢国、普斯国首相及高级将领一起商议,在第二支远征军抵达之前,拿出新的作战战略。

至于沙俄帝国,不在斯坦利的考虑范围。

据情报所示,沙俄帝国原本增兵二十万,后来改为三十万,如此的多的兵力,在北线吸引明军够了。

在斯坦利眼里,沙俄军就是炮火。

列强不改计划,让远在东亚的倭皇长舒一口。

他真的怕列强因为倭军的失利改变了计划。

这支明军的强悍程度,超过了以往的明军。

不到十万人的队伍,打败了拥有四个师团的南征军十二万,藤田给大本营的汇报,损失超过七万人。

剩下的不到五万人,无法应付明军的进攻,将会直接撤退到辽东沈州府。

倭皇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国内的二十万军队要不要派到辽东前线。

陆军参谋长杉田土坤建议道,“陛下,臣认为,二十万本土军队无需派到辽东。辽东有南征军、远东军、高丽军,人数有六十多万,足够和明军决战。”

“本土二十万军队,可等列强联军一起行动。”

杉田土坤四十岁,读过普斯国和鹰国的军校,回来后受到重用,几年时间晋升到陆军参谋长,为倭皇谋划战略战事。

首相犬中濑及陆军大臣武田雄大赞成杉田土坤的建议。

倭军折损锦州,对倭军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和明帝国开战至今,从未有一场战役伤亡如此大。

昭日倭皇综合了众人的意见,同意了建议。

“不过,朕以为,南征军暂时取消,重新并入远东军,由藤野平拓统一指挥,藤田恢复原来的职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方便以后阅读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44章 向东北进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第44章 向东北进军并对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