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价值投资

作品:投资体系|作者:梵曦|分类:其他|更新:2024-05-10 14:31:24|字数:6068字

对于全世界的投资者来说,“价值投资”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从格雷厄姆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了证券分析原则以来,价值投资凭借着其理论的优越性和被时间验证的长期确定性,收获了无数的追随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长串传奇投资大师们闪耀的名字,并在过去数十年中继续着理论的进化和发展。

一、什么是价值投资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价值投资者力求用最便宜的价格来购买证券,“用五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当然,细说起来,价值投资的内涵外延远远比这简化的理解要丰富得多。

作为一种资产投资的理论,价值投资的精髓就在于“价值”两个字:

我们相信资产的市场价格始终会围绕着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因此我们致力于研究如何发现价值和评估价值,并通过投资于市场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资产,在“价值回归”的过程中获取确定性的超额收益。

(图源:平安证券)

1)市场真的有效吗?

与价值投资相对比,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了一种经典的“现代投资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认为股票的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市场上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所以它应该是合理的、充分定价的。

基于此,这种理论认为:除了极少数情况外,投资者大概率是跑不赢大盘的。所以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买入由大量股票构成的指数,并通过指数投资和无风险资产(比如现金)的组合,来把风险调到理想的水平。

但是,价值投资者并不认为市场是有效的。

且不说引入价值投资策略能够显着优化指数投资组合的表现,单单是巴菲特这类传奇价值投资者的存在,就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长期战胜市场的例子。

在今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再次表示:“有效市场”只存在于教科书中,股票经常以非常离谱的价格交易,有时离谱得高,有时离谱得低,也正因为这一点,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能让我们相对容易地以非常好的价格,持有一些优秀的公司。

所以说白了,价值投资正是利用市场会在资产价格上犯错误的特性,来“捡便宜”并实现超额收益的。

2)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

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最初定义的价值投资,是以市场的三个特征作为基础的:

a. 短期市场价格无法预测

市场的证券价格常常会受到一些深远又变幻莫测的因素影响,格雷厄姆很形象地把这股神秘的力量称为“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是一个奇怪的家伙,他每天都会现身来买卖证券,但他的情绪波动实在难以预料,所以你也不知道他会让证券交易的价格落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也就是说,价值投资者通常认为短期的市场价格是无法预测的。

b. 长期资产价值趋于稳定

尽管金融资产的短期市场价格涨跌不定,但它们在长期里却具有相对稳定的基础经济价值。

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这些勤勉又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分析研究,相对合理地衡量出某个金融资产的基础经济价值有多大。

c. 安全边际带来超额回报

价值投资的理论认为,在证券的市场价格明显低于我们计算得到的这个基础经济价值时,买入证券最终必定将产生超额回报。

格雷厄姆把价格和价值之间的这个差距定义为“安全边际”,并且觉得这个差距至少应该要达到基础经济价值的1/3,能达到1/2那就更好了。

也就是说,他希望用五毛钱买到一块钱的东西,即使五毛买不到,那最多也不能超过六毛钱。只有这样,我们最终赚钱的概率才会更大,而且最重要的是,还很安全。

二、价值投资真的有效吗

1)用数据说话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来说,价值投资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历史数据可以证实,价值投资方法的确有效。

比如,《价值投资: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取某一全球性的交易所,比如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全部股票,按照一个简单的价值投资标准(比如市盈率高低)把所有的股票分组进行跟踪研究,会发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市盈率比较低的投资组别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期间内,其收益率比市场收益率高3%-5%。

鉴于市场上70%的基金经理运作业绩都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不难看出能够长期保持每年超越市场平均水平3%-5%的业绩有多么令人叹服。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另一个典型的例证。在1965年至今的58年中,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增长规模达到了惊人的3.79万倍,年复合收益率高达19.8%,远远跑赢同期的标普500指数。

截至目前,公司市值6547亿美元,股价高达54.37万美元/股,是美国历史上股价最高的公司,也是市值前五名的公司中唯一一家以投资为主营的金融企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投资体系》,方便以后阅读投资体系第1章 认识价值投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投资体系第1章 认识价值投资并对投资体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