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宏观经济如何分析

作品:投资体系|作者:梵曦|分类:其他|更新:2024-05-10 14:31:34|字数:10868字

奥地利学派是一个极端扞卫自由市场、主张完全自由竞争的学派,有无政府主义倾向,知道这些也就不能理解米莱的“炸掉央行、废除阿根廷货币”等等之类惊世骇俗的政治主张了。

但现在社会显然主要还是凯恩斯主义为主流。

即国家经济过热了就往下压一压,经济衰退就往上拖一拖,主打一个政府干预,即使是美国这种资本主义社会,那也要靠美联储来通过加息降息来熨平经济的波动。

在前面两文章里(《从货币政策看经济走向》上下篇),我们介绍了政府依靠哪些工具来调节经济,那么政府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市场的冷暖呢?

同样道理,宏观经济状况也是用不同的指标判断出来的,这个指标一般就是经济指标。

一般来说,经济指标会从国内生产总值、劳动力、价格、健康、金融、贸易、政府、商业、消费和住房等方面体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一般常用的指标很多小伙伴并不陌生,但往往理解不深,不知道需要怎样运用。

这期就是带大家认识一下宏观经济指标,并且以现有的经济指标来对我国经济现状做一个大体的分析,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如何用现在的指标来分析宏观经济,并对我们的投资决策加以指导。

经济指标看上去似乎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并不神秘。把这些指标分一下类后就会发现包含的内容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领域。

比如从价格角度来讲,经济指标主要包括CPI、PPI;从金融角度讲,包括M1、M2和社会融资规模;从商业角度看,最重要的就是PMI了。

如果国家是一个人的话,那么CPI、PPI就相当于我们衣食住行的成本;

M1和M2相当于我们有多少存款,社会融资规模相当于我们借了多少外债;

如果我们还做点小生意,卖个米粉的话, PMI就相当于我们这个月卖出的米粉比上个月多还是少。

一、价格指标中的CPI和PPI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在我们的生活中,价格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钱包,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贵还是便宜。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衡量城乡居民所购买的一篮子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总费用,说白一点就是看看大家平时生活消费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

提到CPI我们就理解成老百姓生活的价格,会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指标。

CPI分为同比价格指数和累计平均价格指数。

如果按上年同月等于100来计算,即同比价格指数;如果按上年同期等于100计算,则是累计价格指数。

同比价格指数不难理解,这里着重讲一下累计价格指数。

比如现在12月份,如果按累计价格指数计算,即以今年1-11月份的平均价格,和去年1-11月份的平均价格为基数100作为比较,从而判断今年前11个月的CPI情况。

一般来说,同比价格指数的使用更为广泛,我国定基也是以同比为准,主要是同比价格指数更加灵敏,不同季节不同数据的对比也更加直观。

一般来说,CPI是通过比较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与基准时期的价格来进行的。

基准时间一般会定为100,随着时间的推移,CPI会跟着价格的变动上升下降,一般来说上升即意味着通胀,下降则意味着通缩。

(二)生产物价指数(PPI)

PPI全名是生产物价指数,其实名字已经说明问题,这里指的是生产端的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二是中间阶段商品尚需做进一步的加工;

三是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而PPI数据则来源于企业生产中的这三大环节,由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

也就是说,PPI看的是商品在市场流通之前的价格,即出厂价。

当然这个出厂还包括原材料出厂价和加工出厂价。

这个指数可以检测工业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度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用于企业谈判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通常情况下,生产物价指数走高意味着企业出厂时商品价格提高,企业能够盈利。

但生产中过中的物价浮动必然会反映到消费端产品价格上,即CPI,所以PPI可以说是CPI的先行指数,PPI上行,即意味着未来CPI大概率也会上行,从而引发未来的通胀水平。

(三)CPI和PPI的关系

一般来说,不同阶段的CPI和PPI有不同的观察方向。

在经济下行期间,CPI的上行代表居民消费意愿回升,对未来的信心增强,有希望拉动经济增长;

如果下行则代表居民有钱也不敢花,对未来感到悲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投资体系》,方便以后阅读投资体系第8章 宏观经济如何分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投资体系第8章 宏观经济如何分析并对投资体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