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莱英最新财报公布,业绩情况如何?

作品:投资体系|作者:梵曦|分类:其他|更新:2024-05-14 11:15:03|字数:9384字

4月30日,凯莱英宣布与多家企业联合设立创药投资基金,总额达7.54亿元。

作为医药外包行业中仅次于药明康德的公司,凯莱英的近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投资逻辑复盘

凯莱英它是医药外包行业中的老二,第一是药明康德,这个行业主要面向海外客户,赚取美金,不受国内医疗政策影响。

当时分析时候凯莱英丢了一个大客户,短期内有业务方面的问题,因此股价下跌的厉害,这才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范围。

按照当时的分析,分析的时候PE为14.2,PB为2.76,PB分位数1.39%。

投资价值还不错,上涨空间更大,但风险也大。

当时的评价是4个医药公司都是不同医药细分行业的好公司,得出的结论是在鱼跃医疗、凯莱英、丽珠集团、乐普医疗这四只医药股中选择综合评分更高的进行参与,或者直接投资医药ETF。

知道了凯莱英的投资逻辑,它近期的状况如何?

二、所在行业现状

(一)行业市场潜力

CDMO是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细分领域,覆盖了新药的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审批上市等阶段。

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有三个细分领域:

合同研究组织(CRO)、合同生产组织(CMO/CDMO)及合同销售组织(CSO)。

欧美CDMO行业起步早,技术、服务和全球化布局更成熟,但相比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市场,欧美国家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高昂,

2005年开始,陆续有礼来、阿斯利康和辉瑞等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关闭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工厂,转而将生产需求外包至成本较低的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

使得CDMO逐步从发达国家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我国CDMO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医药CDMO市场稳步增长。2018至2022年,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从446亿美元增长至735亿美元。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预测,全球CDMO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1,243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3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2%。

经过 30 余年的高速发展,CDMO 行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已成功切入全球创新药企cGMP供应链体系,逐渐提升在全球CDMO市场的占有率,并处于中间体CDMO向API和制剂CDMO过渡阶段。

全球研发管线中55%的药物有一定开发活动位于美国,而有五分之一的药物有一定开发活动位于中国,显示了中国在药物开发方面的潜力。

2018 年至 2022年中国医药 CDMO 市场总量由160亿元增长至584亿元。Frost&Sullivan报告预测,预计中国CDMO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1,571亿元,2030年将达到3,559亿元。

药企通过 CDMO/CMO 企业优化技术路线,可以进一步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将后端的生产环节外包,可以显着降低产能投入、制药成本和研发风险。

预计到2028年我国CMO/CDMO业务合计市场规模可以达1651亿元,主要以小分子化药的定制研发生产为主,化学药CMO/CDMO市场规模约为1040亿元。

总得来看,全球医药CDMO市场规模在扩大,叠加新兴市场国家正处于医药外包行业的快速发展期,国内医药外包行业药企迎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市场潜力非常大。

(二)行业市场竞争

当前,全球小分子CDMO呈现出市场广阔、行业集中度不高,在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态势,竞争力持续提升,

目前国内医药合同服务外包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药石科技、美迪西等。

药明康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药物研发和CDMO,作为CDMO服务提供商,药明康德为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公司提供广泛的服务,涵盖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

其CDMO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测试、临床试验服务、制造服务、分析和测试服务、注册支持等,2023年实现营收403.41亿元。

与药明康德全系列管线不同,凯莱英全部集中在小分子,也就是在CDMO/CMO。

凯莱英作为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约占据1.5%的市场份额(第一名市场份额约为2.9%);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约占据22%的市场份额。

总的来看,CDMO行业的市场空间比较大,需求量较高,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企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处于快速发展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投资体系》,方便以后阅读投资体系凯莱英最新财报公布,业绩情况如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投资体系凯莱英最新财报公布,业绩情况如何?并对投资体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