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易入艰难歧途

作品:偏执太子心尖宠|作者:一颗冬瓜糖|分类:古言|更新:2024-05-13 12:13:36|字数:4434字

静安寺的方丈是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他二十年前便已是静安寺的方丈,如今七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顾银韵进得客堂中时,他正在蒲团上闭目静坐,一听到房门响动,便悠悠睁开眼,看向她微笑道:“来了。”

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勘破世俗的通透,令听者不由自主感到心安。

——确实是位得道之人。

顾银韵的心沉静下来,她学着小沙弥合手念了声佛,恭敬道:“方丈。”

“娘娘请坐。”方丈笑着点头。

顾银韵在另一侧的蒲团上坐了,摘下帷帽,双臂规矩地放在身前:“方丈唤我来,是为何事?”

老方丈没有立即回答。

他慈爱地端详着顾银韵的脸,捋一把白须,欣慰叹道:“多年未见,娘娘还是如从前那般澄澈干净。”

好一个多年未见。

顾银韵没想到,静安寺的老方丈是认识她的,更确切地说,是认识原主的。

他该不会看出端倪来吧?

不应该,毕竟号称半仙的姜也,都未能看出她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顾银韵镇定自若地装傻:“抱歉,方丈。从前许多事情,我都已经记不清了。”

老方丈呵呵直笑:“无妨无妨。”

“茶水简陋,娘娘莫怪。”他倒一杯粗茶递至顾银韵面前,才继续道,“当年顾大人请老衲至翊府,为娘娘解神思恍惚之症。老衲才疏学浅,未能成功,因此记挂了好多年。”

他长叹:“老衲与顾大人乃是忘年之交,说话颇为投机,谁想到,他竟比老衲先行了一步。”

言至此,他从遥远的记忆中回神,抱歉地对顾银韵道:“娘娘节哀。”

顾银韵心口陡然痛了一下。

她喝一口茶水掩饰,低声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我已放下了。”

放下了吗?未必。

“娘娘看得开就好。”老方丈宽慰道,“逝者已逝,老衲今儿亲眼瞧见娘娘神魂归来,也就放心了。”

“嗯,多谢方丈。”顾银韵又喝一口茶。

真是好人啊,不论姜也还是老方丈,都把她的改变解释成神魂归位,而不是鬼怪夺舍。

否则,她怕是要被捆起来烧死了。

“老衲请娘娘来,不止为了叙旧。”方丈话锋一转,神色也严肃了几分,“如车遇淤泥之地,娘娘近日恐诸事不顺,易入艰险歧路,需记当忍则忍,定会有柳暗花明。”

她并未求签,怎么忽然就到解卦这一步了?

顾银韵不明所以。

她好奇问道:“方丈,您是刚才观我面相,才算得这些吗?”

老方丈摇头:“非也。”

“那是根据生辰八字?”

“非也。”

“夜观星象?”

“非也。”

一连得到三个“非也”,顾银韵有些丧气,她故意板起脸道:“方丈莫不是在骗我吧?”

老方丈摇头:“出家人不打诳语。”

顾银韵眨眨眼睛,放弃迂回,直接问道:“那您是如何知晓,我将诸事不顺?”

若老方丈说的不准,她就不追着问了,可是这番话,恰中她当下所处情境。

而且听着,似乎还会更糟。

被顾银韵诚心讨教的目光注视着,老方丈的神情松动了,他胡须抖了几下,欲言又止。

“方丈,您说,我保准不告诉别人。”

老方丈缓缓一笑:“不可说。”

顾银韵愣了许久,气鼓着脸闷闷不乐道:“方丈,您骗我。”

老方丈摇头:“非也,出家人不打诳语。”

只是有心逗逗她罢了,他既未答应一定会说,又怎可说是骗呢?

被老方丈来来回回那么两句话一敷衍,顾银韵没了继续打探的劲头,她转换话题,问道:“方丈,您说我今后会如何?”

难得遇到高人,她不得多“盘问”一些。

“我是指很久以后。”她补充道,“我会年纪轻轻死于非命,还是喜乐无忧安享晚年?”

“命运变幻莫测,岂能断言。”老方丈答。

“那……”

顾银韵斟酌片刻,拐弯抹角地问:“方丈您看,我最终是否能回到故乡?”

故乡,生她养她的那个地方。

尽管不算美好,但她果然还是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顾银韵以为老方丈这次仍会用“岂敢断言”来搪塞她,没想到的是,方丈慈祥的笑了,用苍老的手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

“当然会的,孩子。”

他的声音宛若春日的和风,带着无尽温暖的同时,还夹杂着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春寒料峭。

顾银韵不知那春寒下藏的是什么。

但此刻,她全身都被醉人的暖意包裹起来,倏然间觉得,似乎前路也不是那样难行。

“汝乃天命之人,上天都会庇佑你的。”

天命。

骤听见这个词,顾银韵隐隐约约感觉自己抓住了很重要的东西,她正想追问下去,门外忽响起一阵喧哗之声。

没等她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偏执太子心尖宠》,方便以后阅读偏执太子心尖宠第85章 易入艰难歧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偏执太子心尖宠第85章 易入艰难歧途并对偏执太子心尖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