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视察澳门

作品:扶明|作者:话凄凉|分类:历史|更新:2020-03-06 16:44:19|字数:4574字

在瞿式耜等人陆续赶到广州时,赵铭却并不在广州城中,而是到了澳门。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它的本名为濠镜,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所以称“澳门”。

西方世界开始大航海后,葡萄牙人抵达澳门,并与广东地方政府达成协议,获得了澳门的居住权。

不过此时,澳门还能算是殖民地,因为有广东官府,在此设立衙门,对澳门进行管理。

起初葡萄牙人,不仅要每年纳税,还需要服从官府管理,可随着时间推移,葡萄牙人在澳门一地坐大,逐渐形成以葡萄牙人为主的聚集区,将汉人排挤出了这一地区,形成了葡萄牙人独占澳门的局面。

当地官府见此,为了不惹麻烦,便不再管理葡萄牙人的事情,遇见葡萄牙人与汉人冲突,也多偏向葡萄牙人,造成澳门一地,葡萄牙人逐渐拥有了高于普通汉人百姓的地位和特权。

这次赵铭前来澳门,主要是进行考察,澳门的葡萄牙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

汉国开海贸易以来,与荷兰、西班牙、英国人都有往来,交流平繁,反倒是与葡萄牙人交际不多。

如今各个通商口岸,都有西夷往来,那么是否还需要澳门作为交流的一窗口,是否需要收回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居住权?

澳门葡萄牙总督府外,还有街道上,站满了持枪而立的汉军士卒。

汉王兵临澳门,葡萄牙人只进行了极为简短而激烈的讨论后,便撤掉防御,允许汉王大军进入澳门。

没奈何,汉军兵威太盛,葡萄牙人根本无法阻挡,只能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眼下他们是合法留在澳门,若是对抗汉军,那么汉王就有借口,将他们驱离澳门了。

这时赵铭走在澳门的街道上,身后跟着广州知府和葡萄牙的澳门总督依苏沙,两人都是小心翼翼的陪在赵铭身旁。

自嘉明嘉靖年间开始,葡萄牙人在澳门已经有了百年。

当初的渔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市镇,街道和建筑都是用石头修建,很有异域风情。

赵铭看着两侧的建筑,还有天主教教堂,都是欧式风格,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一旁的澳门总督,依苏沙时刻注意着,这位大明亲王的脸色。

依苏沙已经得到消息,汉王殿下前来澳门,乃是考虑是否收回居住权的问题。

汉国强大,连荷兰和西班牙人都被击败,以葡萄牙人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汉王抗衡。

如果汉王决定收回澳门,那么葡萄牙人,便不得不放弃经营百年的澳门,离开大明。

因此,依苏沙眼下只能尽力讨好汉王,让汉王满意,期许汉王让葡萄牙人继续留在澳门。

“天朝上国,许尔等居住于此,应该尽快适应我天朝之制,融入天朝!”赵铭沉声说道:“今后修建屋宅和建筑,都需要官府审批,而且不得拥有武装,汉人百姓当可以随意进入澳门葡萄牙人聚集区!”

赵铭并不反对,四夷进入中国,不过进来后,不融入中国,还搞自己的一套,封闭自己的圈子,反而不断向中国输送他们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和宗教入侵了。

这是绝对不允许,太平时间还好,一旦中国内乱,这些扎根在中国,文化、习惯、信仰完全不同的族群,就会成为动乱的根源。

五胡乱华,西北民乱,就是例子。

就说这澳门,后来趁着清政府腐败无能,也被葡萄牙乘机变成了殖民地。

赵铭以为中国,开放是必须开发,历代以来,开放的中国,都是比较强大的时期。

对于四夷,进入中国,赵铭也不排斥,毕竟需要文化交流和贸易,但是要留在中国必须是那种仰慕中国文化,真心融入之人,同时也不能搞出超过汉人的待遇。

现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就是如此,来了百年,由于官府的不作为,使得他们在澳门拥有了特权,待遇可以说要高于明朝百姓,他们自然不可能融入。

葡萄牙总督依苏沙不禁额头冒汗,赵铭继续吩咐道:“来澳门的葡萄牙人,必须在官府进行登记,是匠人,是传教士,是水手,是流放犯人,要写的轻轻处处。并进行筛选,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获得居住权。”

赵铭在澳门逛了一圈,查看了葡萄牙人的船坞,枪炮工厂,还有店铺,心中本来打算,将澳门收回,以后葡萄牙人,也和其他西夷一样,前往各个口岸贸易,进入内地需要审批,不得长期滞留,除非是官府觉得有用的人才,才可以获得居住权。

不过,在赵铭参观耶稣会在澳门的大学,看见中众多书籍,还有分门别类的学科后,改变了主意,暂时留着澳门。

中国文化,侧重于成人之道,培养人格,而西方则重视外部事物的规律。

眼下,赵铭还需要,葡萄牙人来开启,另一波西学东渐,促进交流,弥补短板。

在澳门看了一圈后,赵铭令礼曹判书戴之俊,制定一个管理澳门的制度和规定,便返回了广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扶明》,方便以后阅读扶明第779章 视察澳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扶明第779章 视察澳门并对扶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