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李酒的自尊【修改】

作品:大夏皇帝|作者:帛秀|分类:历史|更新:2019-07-30 12:05:27|字数:6004字

粮食紧缺局面的出现,夏明川早有预料,他不会拿着自己的粮食无谓的施舍,想要自己和家人的肚子吃饱,就需要为夏明川工作以换取粮食,即能完成夏明川早早计划下的城池和河渠,还能稳定长泽的大局面下的稳定。

有过这次血一样的教训,戎族人在明年春种时就会认真,而新迁来的百姓因为加入长泽的建设,他们会更加的有归属感,因为他们得到的土地源自现在的打拼。

长泽在最近的一两年会比较混乱,但只要经历蜕变时的疼痛,长泽的繁华将超越天下绝大部分的郡。

“公子,茹夫人、酒夫人、墨夫人来了。”陈书同小声的说道。

夏明川放下手里的竹简,李茹、李酒、墨书书三人站在书房中间,三人的脸色都有些憔悴和苍白,看的出来诗绮韵的死让她们很自责,可仅仅是自责还不够,诗绮韵既然跟了自己,有些事情该做的还是要做。

夏明川开口说道:“在我的身后有个房间,里面有三个垫子,你们自己进去跪着吧。”

说完便再也不管,拿起刚刚放下的竹简,继续自己没有完成的阅读。

除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长泽变化最大的有五个方面

其一是慕春主持的河渠开挖和修建,从忘川的支流宁江的天河村起始,在距离泽中县仅仅五里地的泽边地为止,二十多里的河渠现在已经挖了一小半。

其二是击泉的城池的修建,击泉的天泉山庄被朱孝杰剿灭,在经过详细的选址后,已经开始开挖泥土准备城墙墙基的修建,计划中城墙的长宽分别为两万米和三万米,这坐矩形城池的周长太长,导致墙基修建的工作量太大,几个月下来完成的不到五分之一。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夏明川将墙体设置的太高太厚,高大敦实的墙体对墙基的需求很严格,朱孝杰只能让人一点点的挖到合适的深度,若是开挖的过程中出现了积水和淤泥,又需要运来大量的石块埋填,夏明川对朱孝杰没有任何进度的要求,唯一的要求是墙基要有足够的承受力。

夏明川对墙体高大厚实的设置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计划的时候城池的面积太大,想要在城墙上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足够的士兵防守,为了减轻对守城兵力的需求,城墙就必须要足够高;第二个原因是这座城池只有城墙,夏明川并没有打算在城墙里面建造街道坊市,这座城池的修建的目的就是吸引别人的视线,进而忽略长泽后面的一些列变化。

其三是长泽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云华书院的存在,并且云华书院于今年的八月底正式的招收了大概五百人的第二批学生,第一批的三百学生有少部分去诸国游学,绝大部分被安置在长泽的各个地方,这样是朱孝杰这样武夫也能主持修建墙基的原因,当然还有大概四十几人留在了书院任先生。

招收五百人的学生,对长泽来说并不算什么,毕竟长泽有一两万个的孩子,但一直关注着云华书院的世家就忍不住了。

长泽的世家家主纷纷投牒长泽侯府,夏王的案桌上堆满了弹劾夏明川的奏折,夏国之外的世家基本都公开的谴责夏明川,不少明川一方的名士对云华书院也是口诛笔伐,让在诸国游学的云华书院的学子一度成为了过街老鼠。

有公开场合的针对,也就要暗地里的阴招,侯府和云华书院的大门被泼粪,虽然始作俑者的下场凄凉,但却实一度让侯府和云华书院的正门臭不可闻。

其四就是长泽郡里多了许多的搬运东西的劳力,有的人将蓝家给侯府烧制的砖块运往击泉,有的人将从沧澜和忘川中打捞起来的河沙运往击泉,有的人在击泉将运来的海鱼、海带、黍米、稻谷等物运向长泽各地。

其五是长泽郡开垦了许多的耕地,在侯府漆管家的主持下,长泽许多的沼泽被一点点填平,原本树木丛生的地方被开垦成可耕作的田地。

每天有超过三十万人在长泽郡各地劳作,让长泽的一切看起来混乱不堪,又让一切看起来又乱中有序,唯一让人担忧的是粮食的大量消耗和漆叔、慕春、钱平、陈生等人的劳累。

不久后就是大年夜,为了不让大年夜都是腥咸的咸鱼,慕春和穆青一起前往西梁和夏丘购买粮食和猪羊,让长泽劳作的百姓有些紧张的心弦松一松。

“公子,白松来了。”陈书同的话响起。

夏明川放下手里的竹简,白松、黑伯、前扬、耳明、石岩、苟盛、台华这些人都是与夏明川一起到过西戎的人,他们的能力和忠心都不需要怀疑。

夏明川出言问道:“三天前,也就是马球赛那天遇袭的时候,你们都在哪里,都在做些什么紧急的事情。”

白松回答道:“属下清剿营台的土匪完毕,刚刚率领部下赶到侯府。”

黑伯回答道:“属下当时在大安镇,戎族人聚众闹事,扣押了前去调节的钱平,属下正带人前往交涉。”

前扬回答道:“属下那时候正押解千月洞匪徒赶往保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夏皇帝》,方便以后阅读大夏皇帝第两百章 李酒的自尊【修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夏皇帝第两百章 李酒的自尊【修改】并对大夏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