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狂魔大队的厉害之处

作品:大国战隼|作者:步枪|分类:悬疑|更新:2020-01-05 01:48:10|字数:6454字

战机的轰鸣声吸引了城区里一些人们的仰脖关注,人们常常能够看见军用飞机在天上飞行,可是飞行高度这么低并且机翼下还挂着“导弹”的战机是头一回见的了。

四五百米的相对高度,远远看过去和贴着地面飞行没多大区别,人们却不知道这样的标准在狂魔大队里只能算是普通水平。

高起点、高标准、高战力,这是李战对狂魔大队的“三高”要求。狂魔大队既是“228”课题的试验队,也是空军航空兵部队的探索队,更是空军航空兵部队战训改革的先遣队。

裴小帅顺着气流波浪式飞行了一下子,下意识地看向机头方向飞行高度更低的领队机037号战机,无线电频道里很安静,大队长没有训斥,他才暗暗松了口气。

“各机注意,即将进入戈壁,随我继续下高度一百。”李战左右扫视了一眼,周遭的环境换成了荒芜而广阔平坦的戈壁滩。

队员们按照呼号次序回答。

李战慢慢压杆,盯着前方的地表和高度仪。当指针接近心理位置的时候,他迅速改平,战机稳定在相对高度八十米的位置继续飞行。后面的四架战机紧跟着下了高度,不过他们是在一百米左右的高度,与李战保持着三公里的最低距离。

这是正常的高度差,为了防止身后的四只菜鸟刹不住车撞过来,李战不得不飞得比他们更低。

戈壁滩不是绝对平面,同样存在着曲面率,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只是大多是平缓的地势,放眼望去与平原无疑。恰恰这样会给飞行员错觉,你以为是平地的时候,实际上存在着几十米的高度差,后果就是撞地。区区百米的飞行高度对于以每小时七百多公里的战机来说不过半秒钟的时间,飞行员基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因此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关注地势变化和高度仪的变化。

“洞三拐,雷达看不到你了,报告情况。”塔台指挥的薛向东发来询问。

部署在气象台上的雷达无法探测到数百公里外超低空飞行的037小队,即使能探测到,恐怕也很难把037小队的五架战机从地面背景反射波里区分出来,更别说锁定了。

北库场站气象台的对空警戒雷达看不到,东库场站那边的雷达就更看不到了。这是很关键的信息。

李战回答,“洞三拐报告,一切正常,正在按照既定训练计划进行,完毕!”

尽管已经许多次,但每一次薛向东从雷达显示屏里看到战机信号消失的时候那颗心都会揪起来,非要飞行员回复确认才能放心。只是怎么可能真正放心。上一次他跟着练了几次,知道低空突防的危险性,况且李战对狂魔大队的要求又很高,已经无限逼近超低空飞行的极限了。

歼-7E的最小起降速度理论上是260公里每小时,实际上迄今为止谁也没有飞过,除了试飞员和李战。当时他在二师遇到过燃油紧急告警,以小于二百六的时速进行了紧急降落。

一般情况下歼-7E需要为此每小时三百公里以上的速度进行降落,否则就会失速。

Su-27和歼-11B就不同了,常规气动布局、机翼面积大、在二百公里左右的速度玩耍一点问题没有。二师打地靶的时候苏霍伊和沈霍伊战机的优势体现得非常明显,可以非常从容地瞄准攻击,而驾驶成洛马的歼-7系列战机的飞行员们每一次打地靶都手忙脚乱——要维持较高空速否则会失速,维持了较空速意味着瞄准的时间会非常短。

这便是当时李战开着037号战机勇夺全师地靶实弹射击第一名的原因——他依靠自己的技术弥补了装备上的差距并且打了满环。

就低空突防这个科目来说,中国航空兵部队中最适合干这个活的是SU-27、SU-30和歼-11系列,连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的低空低速性能都比不上这些重型战斗机。无论是载弹量还是航程抑或是突防能力,都是顶尖水平的。这也是海航迫切需要SU-30MKK或者歼-11BS以及更先进的歼-16来更换掉豹子的原因。

因此反而凸显了使用歼-7E的狂魔大队的低空突发能力之高超。

喜欢大国战隼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国战隼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战隼》,方便以后阅读大国战隼第177章 狂魔大队的厉害之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战隼第177章 狂魔大队的厉害之处并对大国战隼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