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故人来(四)

作品:吞舟鲤鱼书|作者:唐儿蜜|分类:幻言|更新:2020-01-07 23:37:33|字数:4736字

顾倩倩一向认为馕属于正餐主食,不归入早点。因此,中午之前几乎不可能在早餐档之类的地方,找到现做现卖的。

实际情况,却颠覆了她认知。

送完黛黛一行,枝头鸟仍在叫,趁太阳未完全升起,老妈带着她寻到街边一家馕店。

炉子很特色,直接刨一大坑半镶嵌进地底。露出部分仅及大人膝盖高,外观幽黑,柴从侧面下。附近烟熏火燎的暖,合着面粉、奶油味儿。

俩高鼻深眼的卷发年轻人,正用大铁钩轮番往里摆放成型的面饼,动作娴熟。不一会儿,饼子再度取出时,已变得金黄膨胀、香气四溢。

旁边的长案上,一老一少两位蒙面女人奋力揉面、摊成型。

顾宝珊买了两张,合共十铜子。

顾倩倩心里默算了下,不贵。

母女俩吃着往家走。

薄馕好大,顾倩倩跟举着顶宽檐凉帽似的。刚出炉,极脆。店家良心,白芝麻给得足足,几乎铺满正面整层。

一口咬下去入嘴即化,面粉部分似乎被魔法变作什么新鲜、另外的物质,麦子松软微甜、黄油、淡淡盐味、芝麻香……在口腔内扩散,脆皮“嘎吱”响。

顾倩倩嚼着,知道这是太新鲜、出炉现吃的缘故。顺便怀念下沙蛹车上小哥给,她却没敢拿的奶蒜味小圆饼,那个估计也好吃。

果然,地方特色食品都必须亲身经历,才正宗、原汁原味。听闻夜明埠的馕,甚至比沙漠里某些城郭吃更地道,估计是因为本地普遍人更有钱、消费力高,所以店家选料更上乘的?

回家途中,又去了趟邮局。顾倩倩首次进邮局,里面布置、装潢与想象中大不同。

正屋迎面整排高柜台统一封了铁栏杆,只留出扇小窗递东西出入。乍看,会误以为旧社会当铺之类的,总之绝不能是邮局。

过大堂后母女俩拐弯,途径走廊上鱼骨似的串串门牌,最终进入个狭长单间。面积不及家里厨房一半大,没座椅,从天花到地板满当当全是密密麻麻木制格柜。仿佛仍使用卡片式检索的那种旧图书馆检索室,或者中药店多格抽屉柜式药柜贴墙林立。

老妈找到她们租赁的那格,从怀里掏出钥匙猫腰打开。

所幸位置偏低,顾倩倩垫脚亦能望全。

拳头大的小盒子,空空如也。

顾宝珊定定看着,叹息一声复又锁上。

“空间这么小,放信得靠硬塞吧?”顾倩倩用目光比划测量得出结论,故意打岔缓解气氛。

“如果有信件或者包裹,这里面会放号牌,凭号牌再到前台收取。”顾宝珊。

“前台柜面为什么那么高,还焊了护栏?防贼似的。”顾倩倩。

顾宝珊解释:

“就是防贼,防偷、抢。因为你不知道别人都会寄些什么贵重物品。”

这个世界的邮局,并不提供送货上门的到家服务,基本靠自取。至于一对一快递,则另有专人经营。

药师王他老人家依旧失联中,渺无音信。

————分界线————

回到院门口时,太阳已当空,但没觉得多暖。

大老远顾倩倩便瞄到,自家门口墙根下猫了个人:

农民蹲、两手交互揣怀里,灰扑扑的粗布衣裳。身材不大,瞅着应该是男的,头戴半旧斗笠,连肩膀一并罩住。

谁呀?看打扮像……老家坟山?顾倩倩心里隐约已有了猜测。

那帮人,还想怎么着!害爹都翘家了。

男子循声抬头,望过来。肤色甚白,眼眶周边隐约透出些青,刀条脸尚算周正,明显倒八字眉型,咋眼之下让人想笑。

“你是……”顾宝珊站住。

那男子亦在认真打量母女俩,迟疑着:

“九,九嫂?你是九哥……媳妇?”

“请问,你是?”顾宝珊未正面回应,只下意识抓住女儿肩防备地往身侧拉了拉,显然不信任这突然冒出来的陌生人。

那人“腾”地猛站起,张着两只手向前来,表情一言难尽,带哭腔恳求:

“我,我是杜广承啊。可算是找到了!嫂子,九哥在吗?喊九哥救命……”两条粗眉呈“八”字,随说话节奏上下抖动。

“你就是杜广承?”顾宝珊瞪大眼睛,上下审视。

杜广承,谁呀?应该熟悉吗?顾倩倩看看老妈,又看看那人。

“嫂子,九哥在家吗?”杜广承搓着手,踌躇讨好笑。

“他不在,走一个多月了。”顾宝珊冷冷。

“哈?不在?那……我怎么办!”杜广承立马惶恐,眉毛狠狠一趴更显愁苦。

他急得原地打圈,口中喃喃失神:

“再找不到九哥,阿夕非要我命不可啊!”

顾宝珊带女儿进屋,直接关门。

杜广承回过神来,赶紧抓着门框:

“等等,嫂子,嫂子行行好……九哥上哪去了?我,我去找他,真有事儿!”

这人挺窝囊的,顾倩倩昂头。

顾宝珊扬声:

“问你们杜家人去,杜旭跑坟山丢人失货的事去了。你跟我发急也没用,我还找他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吞舟鲤鱼书》,方便以后阅读吞舟鲤鱼书第五十七章 故人来(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吞舟鲤鱼书第五十七章 故人来(四)并对吞舟鲤鱼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