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回返儋州

作品:大宋的变迁|作者:浓雾行者|分类:历史|更新:2020-05-20 23:15:14|字数:5122字

三月二十日,吴梦终于结束了交趾、占城、真腊、三佛齐、渤泥国的行程,回到了儋州港。

这次海贸圆满达到目的,真腊和占城成了大宋的水稻供应基地,除了交趾,吴梦在南洋一带学**做了一圈好人好事,为大宋博取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名声。

进入儋州港,港内停泊着七八艘千石海船正在装载黑乎乎的煤块,丁睿大大的伸了个懒腰,高兴的说道:“师父,终于回到大宋了,到底还是自己的国家舒坦。”

吴梦问道:“睿哥儿,有没有想念你的父母亲,你二兄可是快要参与发解试了,你不妨回家看看。”

丁睿满脸沮丧道:“师父,蒸汽机还须改进,哪有空闲啊。”

吴梦摇摇头道:“这些你暂时不必操心,师父帮你顶顶便是,你大姐生的娃儿只怕能下地走路,四处活蹦乱跳了,回家去看看吧。”

丁睿闻言大乐,少年哪有不想家人的,忙道:“师父,那我便跟随北上的海船先走,也好早点赶回台湾府。”

吴梦点了点头道:“明日你便跟随矿船北上,师父在此处与丁相公盘恒盘恒榷场的事情。”

海船靠岸后,老当益壮的丁谓笑哈哈的迎了上来,吴梦抱拳道:“丁相,从崖州到此可是颇远,劳烦相公前来迎接,实在不敢当啊。”

丁谓满脸开怀大笑,说道:“吴先生可不要客气了,老夫也是坐船前来的,比马车可是舒服多了。儋州港有了石炭可是大不一样,你瞧瞧广州过来运送石炭的海船真是不少,如今的儋州也慢慢有了兴旺之相,绝非昔日的渔港。”

吴梦看了看港口上堆成山的煤块,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石炭此物易用好烧,伐木会导致水土流失,用石炭既能利民便民,也能保持水土,当是一举两得之法。”

吴梦在岸上歇息片刻,将在此处修筑榷场的事情说了一遍,丁谓笑道:“先生真是主意多,看来这儋州百姓有福了。”

吴梦摆摆手道:“丁相谬赞了,在下只是想给百姓们做些事而已。”

说罢便命东方茂志、吕征先和尹洙三人带着厢军去测绘地形,他要把儋州港重新规划一番,设立榷场,修筑水力机械工坊,在此处制造球磨机、轨道车、大车、吊杆之类的器械。

丁谓不辞劳苦的跟随尹洙他们去了现场勘查,看着他们熟练的摆弄着六分仪、维度仪对着太阳测定方位,他不由问道:“尹参军,在海船上也是这般确定方位么,那夜里没有太阳如何办?”

尹洙抱拳道:“启禀相公,海上行船夜里有星光可供参考,若是漆黑如墨,则只能用指南针了,不过海上天气变幻甚快,不会连续几日都阴雨连绵。”

丁谓点了点头,怪不得台湾岛上的海船根本不必沿着海岸线航行,原来有如此厉害的牵星术。

尹洙几人测定好方位,再用路由车量好方圆尺寸,绘制初步的方位图,便开始规划榷场的各个场所,众人忙乎了一日,吴梦心中却是暗暗奇怪,怎的此处的知州不来看看儋州港的规划。

吴梦向着丁谓抱拳问道:“丁相,我等都来了这许久,怎的没见当地知州。”

丁谓摇了摇头,苦笑道:“吴先生,来此地任职的知州谁不是戴罪而来,莫不是心如死水,哪有闲心治理地方,都是任百姓们自生自灭,此地能太平下来全凭当地的吏员维持,久而久之亦成了吏员的衙门,知州根本不管事。”

吴梦自嘲真是健忘,宋代的海南岛是流放官员的地方,哪会有什么激情勃发的少壮派官员,此处的知州必须换掉,弄个有雄心壮志的过来。

想及此处,他开口说道:“丁相,此处既然要大开榷场,还是得有个勤政的地方官,我等规划好榷场,却无地方官来商议,后续事情如何开展,总不成我等先斩后奏吧。”

丁谓摇头叹道:“眼下只有如此,反正此处是转运司王漕使弄的,老夫便打着转运使司的牌子行事,地方官是不用指望了,崖州那处还不是如此,衙门里野鹿来去自如,哪像个官府的模样。”

吴梦听的很有趣,想不到那崖州衙门野鹿都能来闲逛,可见政务荒废到了什么地步,这么好的一座大岛,岛上煤铁都不缺,只是开采有些不易,需经略数年方有收获。

吴梦考虑了一番,对丁谓道:“丁相,王漕使远在广南,哪里能顾得上,还须当地官府来经营。儋州若是有个得力的知州,必可将榷场和海港经营的繁花似锦,。”

丁谓想了想,不好意思的说道:“吴先生,在下倒是有个人手可推荐,只是朝廷上下皆以为老夫是用人唯亲之辈,故还是要先生来举荐。”

吴梦心中暗笑,你不就是任人唯亲么,不过和丁谓亲近的人倒并非碌碌无为之辈,比如陈尧佐,那就是当世的水利大才,吴梦能指点方略,但实际治理水患他是自愧不如陈尧佐。

吴梦抱拳道:“相公尽管说来听听,若是可用,在下当向圣上举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的变迁》,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的变迁第393章 回返儋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的变迁第393章 回返儋州并对大宋的变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