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过江

作品:千秋谋士|作者:小莫路|分类:历史|更新:2020-06-02 10:15:47|字数:8022字

交谈几句之后张如叫来众将嘱咐一番之,便带着易凌国和一百三十骑与苏集向着梁国而去。

此时此刻张如内心是一个无法言喻的心情。

现在回想起当年江边所发生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

苏集在西京之时便想问一问张如是梁国哪里人但仔细一想有些不妥,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刻见张如若有所思,叫老一声:“张相。”

苏集叫了一声张如回过神来,苏集又道:“苏集斗胆,请问陇相是江南人还是江北人?”

“江南!”

“那一定离江陵很近了。”

落凤江将梁国一分为二,靠近夏国的比如济阴郡就江北,过江比如上阜郡便为江南。

江北小,江南大。

如今整个江北尽在夏国手中,而江南十之三四也被夏国攻下,可见如今的梁国形势是何等危急了。

张如微微一笑,道:“本相便是江陵人?”

苏集惊讶,陇相竟然是江陵人,不会如此巧合罢?

“陇相,外臣有一言不知道当不当讲?”

“苏大人但说无妨。”

苏集一拱手,说道:“还请陇相先恕苏集之罪。如此,苏集方才敢言。”

“苏大人请说。”

“陇相乃我大梁之人,何以会到陇国呀?”

张如笑道:“武帝杀我,安能不跑?”

“苏集在相府任职数年,未曾听说过先帝要杀陇相呀!”

苏集这是在旁敲侧击,他觉得世不可能有如此相像的两个人。张如实在与徐平安太像了。

张如也知道苏集这是在旁敲侧击,而苏集又在丞相府任过职自然认识徐平安。想来苏集已经猜测他是不是徐平安了。

“张如一个小人物苏大人自然不会知晓。”

苏集摇头:“先帝既然要杀陇相,那陇相必然不是小人物。”

张如一笑而过,也不回答。苏集见张如不答,又未生气便又道:“不知陇相可曾听说过徐温?”

“梁国大将军声名远播,威震九州,乃当今名将自然知晓。”

说话之时苏集一直在观察张如,发现他提徐温之时张如没有一丝变化,说话也是非常自然。

一时心里便不确定了。

“徐温将军有一子,名为徐平安,陇相可曾听过此人?”

张如点头,说道:“据说此人曾无礼于梁公主,那梁公主在武帝跟前告了一状,徐平安畏罪潜逃跌入落凤江死了。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这个时候苏集大概能确定张如不是徐平安了,因为他觉得如果张如是徐平安他不可能将这件事说的如此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苏集摇头说道:“这件事苏集也是听丞相说的。不过,在苏集看来此事疑点居多。”

“哦!”张如微微惊讶,道:“难道有什么内幕吗?”

“有没有内幕苏集不知,我曾见过徐平安,此子极有才华,不失礼仪。就是有些许的腼腆,想来是他性格如此。江陵有人称他为“玄鸟”,说他有凤舞九天之像。况且徐平安又与丞相之女有婚约,二人经常与府中读书写字,打闹嬉戏,试想一个如此之人安会做出逾越之事?”

听了苏集之言张如不禁心里感叹一句:梁国还是有明白人呀!

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却无人敢站出来为他说一句话,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皇家颜面啊!

见张如不语,苏集笑道:“此乃苏集猜测之言,望陇相勿言之。”

“苏大人放心。”

“多谢陇相了。”

“不知苏大人现居合职?”

“别火三令丞。”

“以苏大人之才任此职实在是委屈了。”

别火三令丞为大鸿胪属官,为狱令官,掌管改火。

苏集一笑,说道:“苏集无有本事,幸得丞相器重才有今日。”

“苏大人谦虚了。”

苏集笑而不语。

过了一阵苏集又问张如:“不知陇相双亲可还在江陵?”

张如不觉之间想起了徐温,笑道:“家母在本相幼时便病去了,家父尚在。”

“陇相可告知苏集姓名,待回京后苏集禀告陛下使陛下为陇相之父给予一些帮助。”

苏集有劝张如之意,帮助二字是委婉之言。

意思是让张如告诉他父亲的名字,然后他禀告朝廷为张如之父加官进爵。这样做的目的无法就是要用张如之父来绑住张如,使张如回到梁国为他大梁效力。

张如笑道:“不必了,家父乃富贵之人。”

“原来如此,倒是苏集冒失了。”

苏集这个时候拼命想着江陵姓张的大户,但好像江陵城并没有姓张的大户。

倒是石城有一姓张的大户,但那家好像没有男丁,只有三个女儿。

然而苏集不知,这石城张家便是张如母亲的娘家。

徐温纳得是张家二女儿张婉,就是张如的母亲。

张家也算得上是个大户,当年因为徐温纳了张家二女儿也曾风光过一阵子。

后来因为徐平安一事使张家彻底不行了。自此之后徐温也再没有去过石城张家,算是撇清了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千秋谋士》,方便以后阅读千秋谋士第四百一十九章 过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千秋谋士第四百一十九章 过江并对千秋谋士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