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皇储(24)

作品:章献明肃皇太后|作者:十里木樨林|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5 11:28:35|字数:6240字

卢成玉心中想着宋太宗《平戎万阵图》的“八股味”,嘴上却将《平戎万阵图》赞美一番。

宋太宗很高兴,从枢密院事手中拿过金虎兵符;金虎兵符只有一爿,上面雕刻着皇上的玉玺和印授;统军将领持有金虎兵符以及朝廷背书,前往该去的地方跟当地驻军手中的那爿金虎兵符和契后;便可指挥军队作战。

北宋的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

皇帝之下又将兵权一分为三: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

枢密院为朝廷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调发全国军队: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值,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

枢密院的长官是枢密使、枢密副使,等同于后世的国防部。

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分统全国禁兵和厢兵。

长官是都指挥使、都指挥副使、都虞候,三衙诸官地位低於枢密院长官。

枢密院与三衙分握发兵权和管兵权,互相牵制。

率(帅)臣在平时统领同驻一地的各司军队,即同驻一地的军队平时要受三衙和率(帅)臣双重统辖。

战时,军队受枢密院调发,由皇帝临时派遣统帅(率臣)给以都部署、招讨使等头衔率兵出征,事已则罢。

宋太宗将金虎兵符捧在手中观赏半天递给卢成玉道:“驸马此前是朕敕命的擒拿刘敏统领,现在刘敏已经死在乱军之中;朕便敕命驸马为西北招讨使,温同孝为招讨副使;授予兵符,可指挥西北诸军!”

卢成玉和温同孝双双谢过宋太宗,站立丹墀之下聆听皇上教诲。

卢成玉心中却联想连篇:他在赵光义面前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刘敏死在乱军混战之中;赵光义当时相信了,但还是让卢成玉找到尸体。

卢成玉将死于乱军中的一名无辜民女装扮一下说成刘敏,太监周绍宗和段力验查过回报了宋太宗;宋太宗这才真真切切相信刘敏是死了放下心来。

卢成玉思想着自己愚弄宋太宗的事,不禁暗暗发笑;可由想起宋太宗对他和温同孝不赖,心中便有一种愧疚感。

卢成玉和温同孝这两个当年的同科进士,一个偶然机会聚集青石川牧马监;卢成玉的目的是跟刘敏相会,温同孝则是受监正秦风只邀请;派手下樱花园赶往成都府请卢成玉手下的将军马萧,给朝廷护送军马。

一开始两人的愿景十分单纯,即亲自送战马到汴京;但形势的发展却没有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两人一道京城宋太宗吧便遣派他们直接将2000匹战马送往雁门关代州刺史杨业手中,而且给两人加官进爵;卢成玉从5品官阶升至3品安抚处置使,温同孝由7品知县升为5品安抚处置副使。

卢成玉和温同孝没想到升官晋爵这么容易,此前的温同孝在知县位子上干了多年依旧是个七品官;没想到护送军马来到京城后会飞黄腾达。

两人乐不可支地率众护送2000匹军马来到雁门关,没想到竟然取得杀死辽朝驸马萧咄李;生擒统军李重海和萧挞爱的辉煌胜利。

现在卢成玉和温同孝又被皇上敕命为“西北招讨使和副使”,真是人走运时你挡也挡不住。

而此时的西北前线,自从曹光实殉国后;朝廷遣派王宪、李继隆、田仁朗率领禁军跟李继迁周旋。

曹光实生前做过银、夏、绥、府、丰、宥等州的都巡检,五洲之内还有朝廷的三大劲旅——折家军、杨家军、种家军。

卢成玉手中持有朝廷颁发的金虎兵符后将任意指挥。

北宋朝廷的军事制度是兵将分离,将不专兵;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乡兵三部分。

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

一是河北禁军,二是西北禁军,三是中央禁军。

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的任何一部。

西北禁军因驻扎民风彪悍的陕西北部又长期对辽、对夏作战,因而长期保持强悍战斗力被朝廷称为西军。

西军是北宋名将的摇篮:杨业、折克行、杨延昭、种师道都是西军的佼佼者。

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

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比战力高出很多;但是西军军纪较差。

西军能苦斗,敢牺牲,已经是天下闻名。

陕西四路从宋太祖开始经营起除四路正军外,其他不管蕃兵,强壮,弓箭社,与西夏,青唐诸羌纠缠百年;是一支敢于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建立了汗马功劳。

而折家军、杨家军、种家军数代为朝廷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留下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传统戏剧《穆桂英挂帅》等并非空穴来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章献明肃皇太后》,方便以后阅读章献明肃皇太后第324章 皇储(24)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章献明肃皇太后第324章 皇储(24)并对章献明肃皇太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