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羊山之战(1)

作品:章献明肃皇太后|作者:十里木樨林|分类:历史|更新:2020-07-30 11:18:28|字数:8294字

李庄、郭雄二人奉命赶到大名府,将刘敏三管齐下的战术讲给宋真宗和寇准、张齐贤、王显一干文臣武将;还说刘敏和夜落隔幽蓝公主直接去了辽国萧太后的宫帐,梁鼎、张耆二位将军各带14个人分头上河北、山西等地联络宋军将领,准备在遂城——羊山一带歼灭辽军有生力量。

宋真宗听完李庄、郭雄的禀报,惊慌失措地从座椅上站起身子道:“夫人上萧太后的宫帐去呢!这怎么成?万一有个闪失哪可咋办?寇爱卿、张爱卿!”宋真宗亟不可待地转向寇准和张齐贤两人道:“事关人命的事绝对不能当儿戏,得想想办法如何处置!”

从宋真宗的只言片语中,人们便能看出他对这个优伶女子的情有独钟。

这也难免,自从赵恒在街头相识刘敏后便把她看成自己的终身依靠;然而乳母秦国夫人却从中插了一杆子,在父皇宋太宗那里告了刁状;害得刘敏和赵恒天各一方。

赵恒和刘敏分离了,这一分离整整15年;15年来赵恒度日如年,多亏有刘敏事先安插在赵恒身边的杨翠花陪他,赵恒才不觉得寂寞。

而这15年里,刘敏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事——杀死大内总管蓝采和(赵恒后来明白,蓝采和、王继恩、程德玄三人是父皇的帮凶,纠合一起杀死伯父宋太祖,蓝采和该死)以及大内四大高手蒋青、沈阳、韩飞、杨广,又上北地九州防疫制疫拯救黎民;还配合吐蕃六部头领潘罗支杀死党项酋李继迁。

尤为炫耀的是刘敏和赵元佐、呼延瑾儿在甘州回鹘国为朝廷养马,宋庭战马缺少的困局因为有回鹘国不断的军马供应而迎刃而解。

赵恒感激刘敏,刘敏返回京城的那个晚上;他将十几年的思念全都倾注在她身上。

刘敏刮着赵恒的鼻子疙瘩道:“恒哥哥知道敏子为什么要在甘州回鹘国饲养军马,还不是为了你做皇帝后兵强马壮吗?”

赵恒当时便痴愣,眼巴巴瞪着刘敏道:“敏妹你是不是知道咱家日后要做皇上才这样做!”

“这话没有说错!”刘敏直言不讳道:“刘敏早就算定大宋皇上的位子是恒哥哥的,才如此这般地给您做好内勤!”

赵恒是性情中人,感激涕泪地要立刘敏为皇后;刘敏嘻嘻笑道:“你看你看!说啥啥就来啦!”

刘敏说着抓住赵恒的手放在自己的身上道:“朝廷的大臣的门阀观念十分强烈,恒哥哥如果现在立敏子为皇后,大臣们还不闹翻天!这个事不急……”

宋真宗说完上面这段话,不容寇准、张齐贤回应;又对身边的太监周怀正道:“周官人马上传唤杨延昭将军前来面君!”

周怀正领了圣明急急去了,寇准、张齐贤、王显一帮文武大臣见皇上“独断专行”似有担心之虑;可大家对皇上关键时刻的决断还是纷纷赞赏。

杨延昭是无敌将军杨业之子,杨业当年受到宋太宗的器重;杨业被辽将耶律休哥俘获绝食三天身亡,宋太宗闻讯后如丧必考;停朝三天进行悼念,对犯有连带责任的潘美、王侁进行了严厉处罚。

尽管潘美和宋太宗是儿女亲家,潘美的顾念嫁给宋真宗赵恒为妻;可宋太宗也没有放过他。

因为儿女亲家和杨业相比较落差太大,宋太宗一生搞阴谋诡计,可是在爱惜杨业这员大将方面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真宗在爱惜杨家将方面完全继承了其父的衣钵。

杨延昭本名杨延昭,别称杨六郎;山西太原人,自幼随父征战。

杨延昭在雍熙北伐时作为先锋,身中流矢而不惧;越战越勇,终于攻下朔州城。

杨业为国殉职后,杨延昭担负起河北沿边抗辽重任,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杨延昭曾经守卫的遂城被称为“铁遂城”,威震边庭。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

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杨延昭跟随军中。

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

杨业领兵进攻应、朔二州时,杨延昭担任该军的先锋,奋战于朔州城下,被乱箭射穿手臂,却越战越勇。

朝廷派杨延昭以崇仪副使职外任景州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朝廷任命杨延昭为江、淮南都巡检使。又改任崇仪使,知定远军,调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委以重任如同京师的使者。

咸平二年(999年)冬,辽军骚扰边疆;杨延昭当时在遂城。

遂城城小而无准备,辽军攻城又很急,合围攻城数日;但杨延昭见招拆招,辽军难能攻下城池。

辽圣宗的母亲萧太后督促指挥作战,宋军人人自危很害怕;杨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壮登上城上的矮墙,给予兵甲器械使之守护城墙。

正好天气十分寒冷,杨延昭令军士取水泼浇城墙,天明,水全结成了冰,坚硬光滑,敌人不能爬上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章献明肃皇太后》,方便以后阅读章献明肃皇太后第436章 羊山之战(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章献明肃皇太后第436章 羊山之战(1)并对章献明肃皇太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