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邺城

作品:覆雪归春|作者:陌上殊|分类:古言|更新:2020-07-07 21:30:48|字数:8054字

按照大姑娘在外面留下来的记号,最后指向的地方确实是眼前的这座土地庙。

然而这里没有人。

就在程奇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的时候,他的那些依旧兢兢业业的在土地庙中找着线索的小弟们终于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大哥,这神像后面有大姑娘留下来的记号,还有……”一些血。

早已干涸的血迹混合了神像上的浮尘,脏兮兮的模样,很容易让人错眼忽视过去。新月形的记号刻在神像的背上,月牙的弧度懒懒的垂落向下,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程奇看到了记号,也看到了那滩血迹。

从土地庙路过的人,被没有刻意去掩藏他们离开的痕迹,而昨日恰好又下了一场雨,车轮压过泥泞小道,留下深深的车辙痕迹。

他们顺着车辙痕迹离开的时候,顺手清理了一下前人留下来的痕迹。

另一拨人与程奇他们恰好是前后脚,程奇他们前脚才清理完痕迹离开,紧接着另一拨人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土地庙周围。

他们与前面的程奇等人不同,一进到土地庙就直奔土地公的神像而去。在看到神像背后的那滩干涸的血迹后,为首的一人伸手扣下一小块沾了血迹的神像碎片,放到嘴里抿了抿,才对着其他人点了点头。

也不见他们有更多的交流,甚至都没有循着土地庙附近的痕迹追上去,就顺着来时的路离开了。

程奇等人原本是能够顺着车辙的痕迹,一路追到邺城的。

然而阿蘅她们的马车行至半路上,曾因为邓霜闹出的动静而做出了短暂的停留,还拨出了几人从小路去往了附近的农家,买了几只土生土养的老母鸡,等到了邺城后,往里面添了不少补身子的药材,熬出了一锅鸡汤给了邓霜。

一条路上是车队走过的痕迹,另一条路上却是单枪匹马留下来的足迹,该往那边追,自然不必多说。

不过程奇还是做了两手的准备,自己带着几人从小路走,另外也留了不少人继续往前追着车队留下的痕迹。

越往邺城附近走,路上行人走过的痕迹也就越加的杂乱无章,想要在其中找出特定的,没有任何标记的痕迹,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走上了偏路,也是情有可原的。

阿蘅可不知道后面还追上了一行人。

随行的医匠原本是温府中的府医,最擅长的治疗水土不服与风寒一类的病症,虽然跟着杨神医的身后,学了不少其他方面的医术,但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他对癔症都是束手无策的。

顶多是给邓霜开上两副药方,为她治疗一下额头上的伤口,或许还能加上一些药膏,用来祛除疤痕。

身边的医匠不顶用,阿蘅自然是派人从邺城找,便是没能找到擅长治疗癔症的医师,能得到与之相关的消息,也是很不错的一件事情。

毕竟按照邓霜目前所说的身份而言,她与莫城的樊家是有亲的,四舍五入一下,与谢淮安也是亲戚来着。

谢淮安从前帮了阿蘅许多,虽然她这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除谢淮安咽下的困境,但是就算谢淮安在她的提醒下,找出了边关的叛徒,让边关的危险得以解除,阿蘅也没有想着要回京的。

大概率之下,她是会带着人继续远行。

或许有一天会死在外面的路上,如同她梦里看见的一般,但只要她能写下很多的家信,不让爹娘和兄长发现她已经去世就足够了。

为了减少被拆穿的可能,阿蘅这会儿就已经有意识的培养身边的侍女,令她们刻意的模仿自己的字迹。

虽说一开始模仿的并不是很像,但十个字里面也有七八个字是得了那份神韵的。

想来再练上个一两年,就能够完全一致的。

不过像练字这样重要的事情,阿蘅反倒是不敢交给心思细腻的青蕊,盖因她太过聪明,说不定就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不对劲来。

还是青叶比较适合。

她足够乖巧听话,只要是阿蘅吩咐她去做的事情,她就会尽心尽力的去完成,从不会有什么二话。

青蕊接了侍卫报上来的消息,同阿蘅说:“邺城本来就不比京都,就连京都中的名医也不敢说能完全根治癔症,这边自然也没有能够对症下药的医师。”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不过管易他们还听说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流言……”

正是因为无法辨出真假,故而她这会儿也不知道当不当说。

“且说说看吧!”

是真是假,待青蕊说出来后,她心中自有评判的。

阿蘅在信封上标注了日期,随手将信封递给了一旁的青叶,然后定睛看向了青蕊。

青蕊看着青叶习以为常的将信封塞进了自己的袖袋之中,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她先前怎么没在青叶身旁看到过其他的信封,倒是青叶最近好像迷上了练字,明明她一直很不喜欢读书来着。

心中的诸多思绪转瞬即逝,毕竟面前还有个阿蘅,正在等着她的回答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覆雪归春》,方便以后阅读覆雪归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邺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覆雪归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邺城并对覆雪归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