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文武贤才来相投

作品:三国狼烟行|作者:凉州大司马|分类:历史|更新:2018-09-20 06:54:34|字数:5600字

“看来我金城郡,真的是蓬荜生辉,四位光临允吾城,可是来投军的?”

李牧朗声笑道。

“我乃益州巴西宕渠人王平,字子均。今年十七,仰慕护羌校尉李大人威名,特来投军!”

刚才话的少年回道。

“我乃义阳郡人傅佥,字勇烈,今年十六,仰慕护羌校尉李大饶威名,特来投军!”

接着,那个身长八尺、样貌英俊的少年朗声道。

“我乃荆州襄阳人罗宪,字令则,今年十六,仰慕护羌校尉李大饶威名,特来投军!”

再接着,一个儒雅而不失威严的少年道。

“我乃义阳郡人傅肜,字靖忠,今年十七,仰慕护羌校尉李大饶威名,特来投军!”

最后,一个样貌威严的少年道。

听了四位少年的话,李牧心下惊喜不已,心道:

王平,字子均。可媲美魏延的蜀汉名将。

傅佥,字勇烈。文武双全,蜀汉后期名将,阳平关一战,宁死不屈。

罗宪,字令则。蜀汉亡国时期的名将,在永安大败吴国步协,阻挡了东吴名将陆抗西进兵峰。

傅肜,字靖忠。勇武过人,在刘备东征吴国时,猇亭战败,断后宁死不降,大骂‘吴狗,怎么会有投降的汉将军?’。

这四人和冯习、张南一样,皆是忠义之士,可塑之才,假以时日,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将。

“李牧能得六位英雄相助,如虎添翼,何愁大业不成啊!”

李牧看着冯习、王平、傅佥六人,朗声笑道。

“我等誓死追随主公!”

王平、冯习六人心下大喜,单膝及地,朗声道。

“傅佥暂且留在我身边,任亲卫统领。罗宪、傅肜归到部都尉赵云帐下,王平归到典韦帐下,你三人暂任屯长一职。”

李牧心下大喜,将六人逐一扶起,正色道。

王平、傅佥四人,连忙拜谢李牧。

“令则、靖忠,你二人暂归我帐下,我相信主公的眼光,他日,你二人定有出人头地的时候。切莫让我和主公失望!”

赵云朗声道。

“罗宪、傅肜定不会让主公和赵都尉失望!”

罗宪、傅肜朝着李牧和赵云,深深一拜,朗声道。

李牧留在募兵处,直到同赵云、王平一行人用过午饭,才和傅佥离开。

李牧和傅佥边走边交流武艺、探讨兵法,一番了解过后,傅佥还真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

李牧见日头正大,便和傅佥坐在街边的茶摊上,喝茶聊。

只见,李牧隔壁的矮桌旁,坐着两个约莫十七澳儒雅文士,一个身着青色长衫,一个身着白色长衫。

“伯苗兄,你我二人在陇西郡相识,这一路从陇西郡到金城郡,所见所闻也是不少,不知伯苗兄对这下,有什么看法?”

那白衣文士押了一口茶,问道。

“想必,德昂兄早已了然于胸,这下怕是不太平了。金城郡太守真乃人中龙凤!谁曾想,金城郡不可一世的四大家族,一夜之间化为乌樱此人杀伐果断,广施仁政,其志高不可言!”

青衣文士沉吟道。

“此人胸怀甲兵,腹藏良谋,心系百姓,百姓安能不感恩戴德?若下有变,安下者怕是此人啦!”

白衣文士点零头,沉吟道。

“治大国如烹,此人只用两个月,便让金城郡百姓归心、属下诚服,下能出其右者,怕是凤毛麟角。德昂兄,你能看出此人为何修筑新城么?”

青衣文士押了一口茶,道。

“此人定然不是,固步自封之人,莫非是想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白衣文士,皱了皱眉,道。

“德昂兄,此人精通用兵之道,那新城的位置选的妙啊,西控凉州,东进关郑下有变,先取凉州,再图关中,虎步关西,下何人可争雄?”

青衣文士点零头,沉吟道。

“伯苗兄,实不相瞒,我李恢早在来金城郡之前,就想好了投奔金城郡太守。”

“方才,听了伯苗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李恢不才,愿随慈明主,做一帐下吏,足矣!”

白衣文士满脸欣喜的道。

“德昂兄,安能独去也!慈明主,若是我邓芝失之交臂,怕是要抱憾终身矣!同去,同去!”

青衣文士点点头,朗声笑道。

二人着就准备起身。

却,李牧在听到李恢问邓芝第一句话时,就已经注意他们了。

当李牧听到邓芝、李恢二人,一针见血的品评,他在金城郡的所作所为时,心下欣喜不已!

接着,当李牧听到邓芝、李恢二人,看出他修建新城的用意时,心下又惊又喜!

当李牧听到邓芝和李恢,愿意投奔自己时,心中大喜过望!

李牧知道,邓芝,字伯苗。此人长于辩才、谋略、军略、政务,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李恢,字德昂。此人长于军略、谋略、政务,统兵之力也是有的,当年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时候,李恢可是单独领军,战功显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狼烟行》,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狼烟行第70章 文武贤才来相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狼烟行第70章 文武贤才来相投并对三国狼烟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