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道不同荀彧拒李牧

作品:三国狼烟行|作者:凉州大司马|分类:历史|更新:2018-09-30 10:41:19|字数:4516字

李牧见那儒雅文士,朝着自己施礼,遂上前两步,还了一礼。

李牧打量着眼前的儒雅文士,此人约莫二十四五,面容俊郎、风度翩翩、气质甚是儒雅!

“颍川荀彧荀文若,见过宁城侯!久闻宁城侯文韬武略,治民有方。”

“凉州本是凋敝苦寒之地,如今在宁城侯的治理下,却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当真是一派欣欣向荣!”

“不知宁城侯可否指点一二,荀彧感激不尽!”

那儒雅文士见李牧打量着自己,也不觉失礼,朗声说道。

李牧乍一听,此人便是荀彧,心下惊喜非常,心道:荀彧,字文若。治民理政、军略谋略,无一不精!

此人可以说是,既有萧何之才,又兼张良之能,真正的王佐之才!

若能得此人辅佐,必以谋主相待!

“李牧虽久在凉州,对先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今得见先生,此生无憾矣!”

“既然先生不耻下问,李牧试说一二。”

“治民理政,本是一体。治民在于治民心。民为水,官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善待百姓,便是善待我等为官之人。”

“理政的核心,便是治吏,只有从严治吏,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真正惠及百姓。”

“民心归附,我等为官之人方能水涨船高,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李牧跨步来到荀彧跟前,施了一礼,正『色』道。

“李牧乃乡野莽夫,治民理政也是略知皮『毛』。先生乃旷世奇才,胸怀韬略,腹藏良谋!”

“眼下,西域未定,凉州正是百废待举之时,李牧恳请先生,以凉州百姓为念,以天下苍生为顾,同去凉州,经略大汉西北边疆!”

“望先生不弃,助李牧一臂之力!”

李牧见荀彧听的入『迷』,又施了一礼,正『色』道。

荀彧心道:此人文韬武略,胸怀大志,仁德爱民,礼贤下士,乃人中龙凤,『乱』世之雄主、仁主也!

他日,天时有变,风云际会,此人自然不会久居人下!

可颍川荀氏一族,世受皇恩,我怎能背叛大汉?!

我荀彧平生所愿,乃延续汉祚啊!

得遇明主,却不同心,实乃一憾也!

“荀彧多谢宁城侯厚爱,奈何……荀彧志不在此!”

“宁城侯天资绝伦,定能懂荀彧心中所想。请恕荀彧不识抬举!”

荀彧朝着李牧一揖到地,苦涩一笑,神『色』凝重道。

李牧心道:荀彧的心在刘家啊!

“文若不必在意!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李牧祝先生,早日达到心中所想!”

李牧心下失落,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正『色』道。

随后,二人又互施一礼。

……

“李大人只不过是……区区一金城郡太守,却私自占据凉州五郡,厉兵秣马,意欲何为?”

荀彧落座后,一个约莫三十三四、身长八尺,俊郎威严的男子,起身质问道。

“当时西羌叛『乱』,关西叛军四方扰攘。除却金城一郡,凉州各郡,皆为叛军所有!”

“李牧已收复凉州西平、陇西、汉阳、武威四郡。四郡官员,皆是大汉朝廷命官,何言李牧私自占据四郡!”

“如今,凉州未平,西域未定,塞外异族,蠢蠢欲动。李牧身为大汉镇西将军,守土有责,厉兵秣兵,有何不可!”

“为平西羌叛『乱』,为灭关西叛军,多少汉家儿郎,战死沙场,马革裹尸!”

“值此国家危亡之时,恰逢黎民倒悬之日。阁下安居于庙堂,享乐于雒阳!”

“试问,阁下可有作为!”

李牧心下一怔,面『色』一沉,紧盯着眼前之人,沉声说道。

那俊郎威严男子,见李牧面『色』可怖,心下一惊,又听得李牧所言,铿锵有力,有理有据,他确实无从辩驳!

一时之间,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本初兄何故……如此猜疑宁城侯,若我曹孟德身处宁城侯的位置,也将如此!”

好半晌,一人朗声笑道。

曹『操』话音刚落,李牧心下一怔,连忙转身循声望去。

只见,曹『操』身长七尺有余,细眼长髯,面容虽不俊郎,却是沉稳威严,无形中散发出一种压迫感。

李牧心下一怔,心道:袁绍!曹『操』!汉末北方的两位雄主啊!

曹『操』是个极其复杂,又极其简单的人,他文韬武略、才华横溢,他生『性』多疑,『奸』滑狡诈!

曹『操』优点很多,缺点不少,放眼华夏数千年历史,此人也能脱颖而出!

“孟德、本初二人的大名,李牧亦是如雷贯耳,今日有幸相见,得偿所愿,实乃大快人心!李牧敬孟德兄、本初兄一杯!”

李牧朝着袁绍、曹『操』二人,施了一礼,朗声说道。

相比于袁绍的一脸不喜,曹『操』则是一脸爽朗的和李牧互敬了几杯。

李牧当然不会放过,同曹『操』把酒言欢、探听虚实的机会。奈何,曹『操』也是机警过人,只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狼烟行》,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狼烟行第130章 道不同荀彧拒李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狼烟行第130章 道不同荀彧拒李牧并对三国狼烟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