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崔湜落马

作品:神笔从项羽始|作者:贼章鱼大肘子|分类:历史|更新:2020-04-13 01:13:32|字数:4184字

很快,这些前来谢恩的朝廷命官便鱼贯而入了。

这也是李隆基登基理政之后新出的章程。以前,凡朝廷命官的任用,只要是五品以下,皇帝一般都不会再如今日这般多此一举的命其觐见。

由此,可见一斑,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强势皇帝,已经初露强势峥嵘了。

求新求变,中yang集权,唐玄宗李隆基不知不觉已经迈上了他的强势之路。

此时此刻,大臣们已经退到了大殿的四周,在大殿的正中央,以及大殿之外,一张张的案几开始有序安放。

其上,笔墨纸砚更是一应俱全,俨然一场大型的殿试。

尚未退朝的官员们,正好派上了用场,临时充当起了考官。

进来的谢恩这些七、八品官员们,顿时傻眼了。

他们从未听人说过呀!

谁能想得到?入朝觐见陛下当面谢恩之时,竟然还要当面廷试。

谁都没有准备呀?

别说准备了,连个思想准备都没有!

有真才实学的也还罢了,那些靠走关系,走门路,求爷爷告奶奶才捞到这顶乌纱帽的,这时可就抓瞎了!

这要是暴露了!那可就是欺君之罪呀!

之前花了那么多的银子,鸡飞蛋打不说,恐怕还有性命之虞啊!真是要了亲命了!

可是,事已至此,就算是想要退出,也来不及了呀!

玄宗对丁昊的话很是上心,大唐的天下,那可就等于是他李隆基的天下呀!怎么可能容忍一帮滥竽充数者去祸害?

当即便亲自出了一道《安民策》。

这一考之下,浑水摸鱼者顿时无所遁形,统统都显露出来了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这一批官员的人数很是不少,共计差不多有个二百五十人。

丁昊也是服了这个崔湜了,真特么是个二百五啊!胡作非为、无所顾忌也就罢了,瞅瞅,整的这个人数?

一场临时起意的殿试之后,参考的二百五十人中,竟有八十九人连文法都不通!

其中更有几人,竟然连字都不会写!

当然啦!出类拔萃者也是有的!只不过,偏偏就是这个出类拔萃者,却是得授官职最为低微者。

这场考试的结果足以说明问题了!

玄宗李隆基面色铁青。

此时再看崔湜,早已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淡定,他早已是两股颤颤、浑身抖如筛糠了。

见玄宗李隆基那如电般的目光扫了过来,崔湜可真无耻啊!

他竟然将自己的两位属下,吏部左右侍郎卢从愿和李朝隐,抛出来顶缸。

事到如今,这两人可不愿再替他背锅了。

声泪俱下,磕头入捣蒜:“圣上明鉴呐!这全都是崔尚书的主意呀!

他贵为宰辅,臣等,哪里能做得了他的主?”

“陛下开恩呐!臣等只是奉命行事!实在是胳膊扭不过大腿呀!……”

李隆基此时早已怒火中烧,才懒得听他们辩驳。

当即怒气冲冲地袍袖一挥:“为朝廷选拔官吏的大计,尔等竟然也敢……

简直岂有此理!

来人了!将吏部尚书崔湜与吏部左右侍郎卢从愿、李朝隐,全都打入死牢!”

满堂大臣,尽皆静若寒蝉。

李隆基的这个处罚,前所未有的严厉,这帮人始料未及之下,全都被吓得呆若木鸡。

之后,李隆基面色渐渐缓和了下来。

将这次考试词理最佳者鄄城令韦济,当堂拔擢其为醴泉令(由小县令提拔为大县令)。

余下的一百多勉强合格者,允许还复旧官。

至于那滥竽充数的八十九人,发回原籍永不叙用。

至关重要的吏部,一下子空缺了一位尚书,两位侍郎,群龙无首,当然是不行的。

李隆基环顾四周,似乎是想要从中找寻出一位吏部尚书的合适人选。

只不过,看了半天,似乎觉得都不合适。

目光最终还是在丁昊的身上停留了下来。

“你这一奏,可真狠呐!一举扳倒了朕的一位尚书,两位侍郎!

谋定而后动!不发则已,发则直中要害,一击毙命!

稳、准、狠!

确实够稳,够准,也够狠啊!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啊!前朝的笑柄,如今竟然活生生的就出现在了眼前!

发人深省啊!

不知道尔等是何感想,朕很是心惊啊!

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啊!国朝吏制竟已崩坏若斯!

吏制崩坏,后患无穷!”

李隆基见丁昊亦是禁若寒蝉,停顿了一下之后,终于将自己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呐!

此事既然因你而发,看来这个善后,也只能交给你了!”

李隆基的这番言辞,还真将丁昊惊出了一身冷汗。

前半段话,他听的真是胆战心惊。

他还以为,李隆基也要迁怒于他呢!

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以皇帝这种奇葩的属性,以及那狗脾气!说实在的,丁昊还真不敢打包票,能够次次号准李隆基的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神笔从项羽始》,方便以后阅读神笔从项羽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崔湜落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神笔从项羽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崔湜落马并对神笔从项羽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