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燕赵地

作品:我非痴愚实乃纯良|作者:怪诞的表哥|分类:穿越|更新:2021-02-10 10:01:41|字数:10666字

楚军中爆发出巨大的吼声。

林绍元指挥着贲锐军穿阵而出,迎着清兵的冲了上去。

他们多是执着长矛,斜向上突刺而出!

“吁!”

惊马、血雨、残肢……战场愈发残酷。

命令声、吼叫声、激励声不停地响起,楚军将领拼命地呼喝着,不停提醒士卒保持阵型。

他们的阵型像一把锥子,紧密而齐整。

这一战他们的目的不是击溃正白旗,而是突破正白旗的阵线。

“有进无退!”

林绍元每每吼叫不停,双目通红,额上青筋爆起。

他知道,留给楚军的时间并不多,北面清兵的援军随时可能下来……

~~

娘子关。

这里看不到惨烈的战场,只有乌云压城的压抑感。

“建奴为什么不攻打我们?”王珰问道。

他身上原本华丽的衣裳早已破烂,如今穿的是一件用楚旗改制的长袍,虽然还有威武的腾龙图案,却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

对了,这袍子是张嫂缝的,手艺竟还不错。

王珰既然问了,毕胜便答道:“因为你一点也不像一个国公。”

“哪里不像了?”

“门牙就不像。”

王珰哼叽两声,不再理毕胜。

问题显然不是出在他像不像这件事情上。毕竟他第一天穿着这身袍子站在城关上对下面的清兵大喊“我乃虢国公王笑”时,就有漫天的箭雨朝他射上来,差点把他吓了半死。

还是孙知新有理有据,沉吟道:“非是像不像的问题,而是我们闹的动静太小。”

“太小?我们都拿了娘子关了,还要怎样?”

“娘子关本来就是由瑞军驻守。”孙知新道:“唐老将军赶在建奴来之前,占下娘子关轻而易举,建奴自然不信。”

唐伯望点点头,道:“哪怕建奴不信国公在此,也应该猛烈攻打娘子关才是,为何全无动作?”

“对啊?他们就不怕楚军出井陉?”

“有一个解释。”孙知新缓缓道:“很可能是虢国公已出飞狐陉,进入河北了。”

毕胜闻言“哈”了一声,向唐伯望拱手道:“唐将军,若如此,我等也不必在娘子关等了,不如留下小股兵马帮忙守关,我等返回山西听殿下吩咐?”

唐伯望思考起来。

他领的命令是带兵偷袭清兵粮道,如今瑞朝已退回山西,确实也没必要久留了。

“唐将军,不可啊。”孙知新拱手劝道:“娘子关为井陉关隘,乃太原与真定往来要道。唐将军若轻离,难免关城不落入建奴之手,则太原失一层屏障。”

孙知新这么说也不是全然为瑞朝着想。

他这两年收留难民上了瘾,一心想要天下为公,不肯服从帝国王朝管束,心里对楚朝尚且敬而远之,对瑞朝更就是敬谢不敏了。

但现在河北失守,清兵南下,他要保护那些难民,再躲在太行山东麓是不行了。

孙知新本想带人撤进太行山区,但他知道,如果太行八陉也被清兵占据,哪怕群山延绵,又哪有这些百姓的乐土?

事到如今,孙知新才猛然意识到,王笑上次说的“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是百姓和封建王权的阶级矛盾”之类的是什么意思。

此时听孙知新相劝,唐伯望沉吟不语。

孙知新愿意拿出粮食来帮瑞军渡过难关,唐伯望还是感激的,但不至于为此改变自己的做法,除非孙知新说的有道理。

唐伯望是知道王笑和七殿下是什么关系的,他不用等吩咐,也知道七殿下希望自己能配合王笑行事。

但现在王笑不走井陉,他觉得自己可以回去复命了。至于娘子关要不要增兵,那是陛下考虑的事。

心中有了决断,唐伯望正要拒绝。接着却听孙知新说道:“国公若没走娘子关,很可能已出了倒马关。此时必在与建奴周旋,我想请唐将军助国公一把。”

唐伯望神色一动,问道:“你如何知道?”

孙知新抬手一指娘子关下的清兵营寨,道:“你们可发现这两天建奴在偷偷撤兵?我观其炊烟,每日都在减少。这说明真定府的建奴调兵去了别处,当此时节,只能是去找国公。”

“那我们如何相助?”

……

这些人说着这些,王珰却在神游天外,他从真定府想到常山,又想到常山赵子龙,又从赵云想到了樊氏。

——三国时,时人评美人,所谓“江北有二桥,河北樊甄俏,中原冯美人,貂蝉第一妙”,这河北除了甄姬,还有樊氏。据说樊氏国色天香,赵云却能拒绝。若我此番在河北也遇得一位美人,又该如何?诶,还是不能辜负家中娇妻啊,嘻,回头让碧儿扮一扮‘甄氏披发、樊氏把酒’也不错……

“五公子,五公子。”

“嗯?”

王珰回过神,只见孙知新正冲自己笃定一笑。

“我有一计,尚需五公子相助……”

~~

青县外的战场上,震天的厮杀声减弱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非痴愚实乃纯良》,方便以后阅读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822章 燕赵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第822章 燕赵地并对我非痴愚实乃纯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