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弹劾福王

作品:回到明朝做昏君|作者:纣胄|分类:都市|更新:2020-05-19 22:06:33|字数:11206字

甚至有记载客巴巴和郑贵妇也有勾结,至于真假,那就不得而知了。

看来这个陈奇瑜在此时上这样一份题本,这显然是在向自己施压。

朱由校看了一眼赵秉忠,自己的这个臣子在推波助澜。

说白了,一句话,他们想看看自己的决心。如果自己弄出来的这个通政司只是针对文官的话,那么他们和锦衣卫东厂就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皇帝手里面的一把刀。

这是他们不愿意见到的。如果自己不做这件事情的话,恐怕想做通政司就做不成了,从朝野到地方上的文官全都会反对,这一点绝对不会改变,就像现在他们看不上魏忠贤和骆思恭一样。

陈奇瑜上了这么一份题本,赵秉忠就来了一个顺水推舟。

一群老狐狸玩的都很溜,估计这个消息应该传出去了吧。

朱由校抬起头看着赵秉忠,说道:“这份密奏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人知道吗?”

“回陛下,还有人知道,都是通政司的文书,他们负责拆解这些密奏。”

“不过通政司有规定,凡是负责拆解密奏的文书,一律不得离开通政司,也不得与外界联系。如果他们家里有什么事情的话,可由外界向里传递消息。”

“除此之外,通政司的这些文书,只有在拆解完最后一封密奏的半月之后,才会允许他们放假回家。”

“期间这半个月他们不负责拆解密奏,只负责传递等其他事宜。所以陛下不用担心这份密奏泄露出去。”赵秉忠掷地有声的说道。

“可是朕觉得消息很快就会传得沸沸扬扬。”朱由校随手将奏折放到了一边,语气十分肯定的说道。

朱由校就是十分的肯定,不然他不会说这样的话。

赵秉忠连忙说道:“陛下,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绝对不会泄露出消息。”

轻轻的摆了摆手,朱由校笑着说道:“行了,不是说你,朕说的是这个陈奇瑜。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恐怕他的题本已经在路上了。”

听到朱由校的这句话之后,赵秉忠顿时就是一愣。

随后他反应了过来,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他不会这么大的胆子吧?”

“为什么不会?”朱由校笑着说道:“要是朕的话,朕就这么做。”

“一旦消息传出来之后,没有人会在意他是不是弹劾了自己的上官,也不会有人在意是不是上了密奏,反而所有的目光都会集中在福王的身上。”

“通过密奏弹劾福王,这是什么?”

“这是大无畏之举。不但没有人怪陈奇瑜,反而都会夸他,同时所有人都会向朕施压,希望朕能够严惩福王。”

“如果朕不这么做的话,你觉得密奏是什么?难道是一个摆设吗?”

“河南府的知府处理不处理?如果处理的话,那么要不要牵扯到福王府?”

“如果不牵扯到福王府,单单处理河南知府,外面的人会怎么说?他们会怎么想?”

“也不一定非要上题本,暗中把消息散布出去不行吗?”赵秉忠缓缓的说道。

“那就是在质疑密奏制度的保密性了。”朱由校笑着说道:“写了密奏,自己放出消息,一旦消息泄露,朝廷肯定会查,那会弄巧成拙的。聪明人肯定不会这么做。”

“在得到密奏制度设立的消息之时,陈奇瑜第一时间就上了密奏,同时弄了这么一件事情出来,这人就是一个聪明人,所以他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既简单又好用的办法,上一份题本,同时不小心的在题本中写上,他已经上了密奏。当然也可以大胆的写,他既上了密奏,又上了题本,还可以刚烈忠义一些,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来。”

说着说着朱由校自己先笑了,说道:“爱卿觉得这人说的有没有道理?”

赵秉忠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他不能这么说,因为实在是太丢人了。

这么干,一点为臣子之道的意思都没有,这不是臣子该做的事情。

他有一些尴尬的站在旁边。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你不用如此,朕不会处置这个陈奇瑜。朕只会觉得悲凉,这天下究竟怎么了?要臣子这样来伸张公义吗?”

“河南知府有没有罪?”

“他有罪,他该杀。

“福王有没有罪?”

“福王也有罪,他也该杀。”

“一个洛阳知县想要上告尚且要用这样的办法,想要惩治他们也要用这样的方法,看似是在逼迫朕,可是实际上呢?”

“实际上是他们没有别的办法了。堂堂洛阳知县,朝廷命官,被逼得去想这样的办法上告。那天下普通的百姓呢?他们到哪里去求?他们到哪里去告?”

“他们没有地方去求,他们没有地方去告。他们只能忍气吞声,任由那些人对他们盘剥,对他们欺压。”

“然后在某一天,他们受不了这种盘剥、受不了这种欺压,他们就会逃离自己生存的土地,就会去做流民,去做盗匪。”

“如果都这样了还活不下去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造反,就会天下坦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回到明朝做昏君》,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二四九章 弹劾福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明朝做昏君第二四九章 弹劾福王并对回到明朝做昏君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