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战术之中,到底什么是“3-4阵型”,什么是“4-3阵型”呢?
其实,数字只是指代防守前线的球员配比数,“3-4阵型”,那么就是三名防守锋线搭配四名线卫的阵型;“4-3阵型”,则是四名防守锋线与三名线卫搭档的阵型。
所谓的“3-4阵型”,更加依赖于线卫的能力。三名防守锋线必须对位五名进攻锋线,他们更多时候只能形成对峙,难以突破;四名线卫的战术变化也就更加灵活,盯防跑卫、盯防近端锋、协助二线防守外接手,诸如此类等等,另外,两侧的外线卫还能够随时突袭,从外侧绕道进入口袋,向四分卫施压。
换而言之,针对四分卫的压力,更多是来自于线卫。
所谓的“4-3阵型”,则更加依赖防守锋线的能力。四名防守锋线在对位五名进攻锋线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或者球员个人能力,不仅仅形成对峙,还能够前进、施压、乃至于突破,最终向四分卫施压;三名线卫则更加侧重于跑卫和传球防守,而且,为了避免顾此失彼,线卫给予防守二线的支持也会相对薄弱一些。
也就是说,针对四分卫的压力,更多来自于防守锋线。
当然,上述内容都不是绝对,只是相对而言,整个防守的风格与重点相对有些不同。
从NFL到NCAA,所有橄榄球球队之中,每一位教练都会根据自己的风格选择一种,要么“3-4阵型”,要么“4-3阵型”,二者之间没有优劣,最主要还是看教练如何在基础阵型之上,演变出更多搭配组合,进而完成防守。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选择了一种战术风格,那么就没有人会轻而易举地变换阵型,正如拉蒂默所说,这不是游戏。
一方面是因为战术手册错综复杂,改变阵型也就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战术,这对球员和教练都是严峻考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同防守阵型的重点与要求不同,对于球员的要求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位置都不太一样,有些球员一辈子都在打“3-4阵型”,如果突然就更换到了“4-3阵型”,可能天才也就变成了庸才。
拉蒂默清清楚楚明白的道理,陆一奇没有理由不明白,也难怪拉蒂默会打破平衡发火,痛斥陆一奇把比赛当做游戏。
那么,陆一奇真的把比赛当做儿戏吗?
当然不是!
作为一名进攻组出身的球员兼教练,陆一奇对进攻战术的研究与感触无疑是更加深刻的;相对而言,虽然他在费城老鹰实习了三年,其中两年都在防守组打转,但他对防守战术的研究终究还是相对浅薄。
不过,陆一奇拥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重生!
上一世的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西雅图海鹰的“轰爆军团”横空出世,这支被誉为史上最强防守组前五的强力候补球队,真正展现出了在防守线上的强大统治力,连续三年高居联盟防守组第一,差一点点就连续三年实现丢分最少、丢码最少的全满贯,其中两年杀入超级碗,一年夺冠一年亚军,实力超群。
当然,历史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统治力的防守组,不止这一支;但西雅图海鹰的贡献就在于,彻底改变了联盟对于防守的定义与风向,甚至改变了无数橄榄球球员的命运,其中最为突出的集中在两点:
第一,高大强壮的角卫越来越吃香,原本被认为笨拙而没有灵活性的高大角卫,却在合理战术安排下,成为了外接手的噩梦,于是,身材天赋占尽优势的黑人开始主宰角卫位置,在2017年,整个联盟里的角卫,清一色全部都是黑人,彻底杜绝了白人球员的存在。
更进一步,角卫的身体对抗能力越来越强,迫使外接手也必须升级,然后黑人外接手就全面挤压白人外接手的生存空间。当然,这部分具有更加漫长的历史成因,只能说,“轰爆军团”的存在催化了这一进程。
第二,防守锋线与线卫的分工合作越来越模糊,西雅图海鹰在挑选防守前线球员的时候,与二线的突破创新相反,反而是越来越复古,更加青睐于身体素质强硬、单兵作战能力出色的球队。
本来,联盟不断更改规则,给予四分卫更多保护,推动整个NFL全面进入传球时代,彻底改变了曾经地面跑球统治联盟的状态,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演越烈,以至于后来跑卫们都被迫开始练习接球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也意味着防守前线需要更加灵活,一方面是为了闪电战地向四分卫施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全面覆盖短传防守区域。
自然而然地,动作灵活、身型轻盈、同时具备对抗强度的球员应该更受青睐;但西雅图海鹰反其道而行。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战术的改变,他们混淆了“3-4阵型”与“4-3阵型”的区别,防守锋线和线卫的位置随时都可以互相掩护、互相切换、互相错位,以个体的出色实力来掩盖功能性混淆所带来的战术混乱,却赋予了防守战术更多延伸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