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明日天涯

作品:林浩的电影时代|作者:扑街预定|分类:都市|更新:2020-05-18 03:48:16|字数:5154字

5月17日,戛纳电影节的第四天,天空下起了小雨。

林浩是很喜欢下雨的,之前去重庆的时候,遇上雷阵雨,稀里哗啦地下了一整晚,那种雨下整夜的感觉非常爽。

而且雷声啊,就很有感觉。

这会虽然没有打雷,但也不错。

时候还早,窗外因为下雨天色昏暗得有些低沉,让一切都显得很安静,只有细细的雨声。房间里,录音机仍在勤勤恳恳地工作,和暖色的灯光一起,竟给林浩一种难得的惬意和满足感。

似乎让早晨的练习,也变得没那么枯燥起来:“MydearMrBennet,haveyouheard?”

“NetherfieldParkisletatlast.Don‘tyouwanttoknowwhohastakenit?”

房间里响起低声的跟读,台词这种东西,尤其是不是自己的母语,要想提高那练习是不能停下来的。接着,林浩熟练地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又从边上抽出来一支笔,翘着二郎腿坐下,跟着录音机继续学习。

然后时不时还记下来两笔,喝一口咖啡,或者是发个短信。

他现在已经习惯了早起,好像只有这时候才是轻松地。

是的,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白天全交给了工作,当了制作人以后晚上也交给了工作,似乎就只有早上这么一会好一点。没人打扰,安静,享受自己的生活。

好吧,说白了就是拍完《逃出绝命镇》玩的太疯了,现在收心有点收不回来。4月份拍完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之前天天都是旅游,也没有什么社交啊之类的,还会是陌生人嘴里的游客Lucas。

而一到戛纳,他就又变成“林先生”。

虽然他每次来戛纳都有新感觉,今年尤其是这样,但总觉得有些疲于应付这些蜂拥而上的投机者——无论是想让他低片酬出演的所谓“文艺片”,亦或是挥舞着票子的“商业大片”,都是不好应对的。

前仆后继地冲向林浩这片蓝海的时候,也真希望他们多点脑子。

还好,也有不用应付的时候,比如今天就有这么一阵休息时间。

...

今天要去朋友的首映。

正大光明的理由,免得有人各种借口找上门来——余力为的《明日天涯》是今天中午上映,王小帅的《二弟》是明天下午,都要去。

今年国内来的入围电影,除了湾湾那个入围“一种关注”的,基本上都是熟人,大家也就相互捧场。

毕竟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国内媒体影人还是少了很多人的,就连之前搞的轰轰烈烈的“香港之夜”这种港圈自high局,都只是清清淡淡组个小聚就行了。

相反的,《明日天涯》和《二弟》剧组反倒有些因祸得福的意思。

因为按照林浩的说法,他也是因为疫情原因选择不回国,提前来了戛纳,才有捧场的事情。不然,基本上像他现在这种咖位,也就最多最多23号首映的话,21号到。

如今《明日天涯》多了人捧场,总算是一扫之前的阴霾,连带着票都有点脱销的感觉。

这其实也算是捧场的意义所在。

林浩在戛纳颇有人气,像他这种级别的,其实也不算意外的消息溢出来无论是认识的不认识的同行,各种各样的记者媒体,包括影迷也会前来。

所以消息一经证实,不管是什么目的吧,反正人基本上是都哗啦啦凑过来了。

电影首映,不到三成,就是“颇受好评”;能上五成,就是“大受欢迎,取得圆满成功”;七八成,直接吹爆“引燃戛纳”;九成甚至满座?那直接“席卷电影节”这种了。

嗨,反正吹就对了。

...

上午11点,林浩从酒店出发。

雨不但没有变小,甚至还变大了,但这依旧阻挡不了媒体的热情。

等林浩一行人走出酒店的时候,门口已经堆了好几家媒体,凑了上来拍照。他也只能婉言表示感谢,因为这些媒体应该是路子都挺野的那种——不野的,早就跑到首映现场去了。

所以问的问题都是些“世界局势”“和平与战争”“如何看待罢工”之类的,这种必然是一无所获。

而亲自来接他的余力为,哦不,现在还是叫余导,就笑道:“真不一样了啊,怎么感觉你比去年老贾说的还要受欢迎?”

“还行。”

林浩也不客气,转头看着车窗上滑落的雨滴,稍作解释道:“最近在好莱坞拍了两部片,票房比较好一点,算是立住了,所以一些美国的媒体也会对我关注比较多。”

以前关注他的多半也就是欧洲这边。

林浩去年都还算是个文艺咖,但自从《活埋》横空出世之后,他才开始有国外大媒体关注,而《致命ID》虽然远没有《活埋》那么投资收入比惊人,但确实是帮助林浩站稳了位置。加上今年的特殊情形,好莱坞来人不多,自然他是被媒体关怀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林浩的电影时代》,方便以后阅读林浩的电影时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明日天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林浩的电影时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明日天涯并对林浩的电影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