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浑河诈兵

作品:安史攻略|作者:三四三九|分类:历史|更新:2020-04-29 07:29:46|字数:4698字

次日下午,华兴、刘永福到达蒲河云山屯,此处距离浑河五十里。越过浑河,再向东北走一百七十里,就是新城州的州城。而此时经略军余部由卢儁义统领,进驻辽城州。

“渊庭兄,你说的援军为什么还是没有看到?按照路程计算,他们应该比我们先到才对。”华兴望着正在逐渐变绿的大山,担心地说道。

刘永福没有做声。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援军到现在还没有到达云山屯——这是他和冯资材当初约好的会合地点。

“你说的那个盖牟州的司马冯资材非常厉害吗?”

“冯司马和我一样,都是岭南钦州人。我两自小父母双亡,随几个乡邻一起去镖局讨生活,后来一次出镖到辽东,结果失了镖,我俩被迫落草,后又被招安。冯司马才高于我,契丹人、奚人、渤海人、新罗人他都非常熟悉,会讲他们的话。他武功好,操刀使剑不在话下,特别精通格斗,打斗一百多人都近不了他身。他为人仗义,讲信用,落草时劫富济贫,是条好汉。”

华兴笑起来:“真想马上见到他。”

冯资材果然是一条好汉,三十来岁,身躯高大魁梧,一米八左右,一张棱角分明,坚毅刚强的脸,一双深沉的眼睛里闪烁着机智和凶猛。也许是自小就经历世事的原因,他比同年人明显的多了一份沧桑和成熟。

华兴和他一见如故,彼此惺惺相惜,立即就熟悉起来。和刘永福比起来,冯资材的性格开朗豪爽,为人粗旷不羁。刘永福就显得重信爱士、内敛稳重,彬彬有礼得多。

“白石屯和白岩堡的援军集结得太慢,步兵又多,实在是快不起来。”冯资材和华兴他们见面之后,立即解释来迟的原因。

“司马带来了多少兵马?”华兴着急地问道。

“盖牟州骑兵五百,白石和白岩有骑兵两百,三地的步兵加起来有一千人。”随即冯资材把两城的带兵都头刘铭川、左宗潭叫过来。

“见过经略使。”刘、左二人行礼。

“比不上你经略啊!人多势大,一出手就是两千骑兵,厉害!”冯资材笑着说道。

华兴苦笑,“为什么这么少?”

“辽东各地的守将都不相信新城州能够守得住,所以把主要兵力都放在坚守各自的城池上。按惯例,渤海人的部队深入到腹地后,因为担心部队的补给跟不上,一般在腹地停留的时间都比较短。一旦他们攻打城池受阻,就会在城池附近的乡村大肆掳掠一番,然后就撤回去。所以各地的守将对出兵支援一事,都不是非常积极。”刘永福在一边小声解释道。

“难道乡村百姓就不是大唐子民吗?”华兴气愤地说道,“没有他们种粮食织布,城里人早就饿死了,冻死了。”

“经略,还是想想如何渡河作战,不要生这些无谓的气了。新城州的百姓还在盼着救兵呢!”刘永福立即小声劝道。

华兴愤怒地踢了一脚地上的杂草,大声吼道:“出发!到浑河去。”

这时之前华兴派出去徐年的斥候队士兵陆续返回,带回来的消息都不好。

大容绩的大军狂攻新城州南门;大冶资的部队已经到达城东门,正在展开攻击;大风宽率军出辽山到达贵湍后,已经出城,正在沿着浑河往新城州而来。

城内五千守军在安东副都护贾循,新城州刺史赵逸,司马田恺的带领下,死守城池。双方损失都比较大。

敌人的斥候密布在浑河沿岸,要想悄悄渡河几乎就是不可能。

华兴在部队行进途中,以冯资材的五百骑兵为前曲,以刘永福的五百骑兵加上白石、白岩二城寨的两百骑兵,七百骑为后曲。以杨咨为护军,刘铭川、左宗潭为左右两翼,领一千五百步兵跟在骑兵后面。自己则令本部兼辽城州五百骑。

徐年飞马赶来:“主公,据此三十里有一个地方适合部队渡河。那里地形比较隐蔽,水流也缓,只是河面稍宽一些。但敌人的斥候对那里看得很紧,不可能做到秘密渡河。”

华兴点点头,随即对传令兵喊道:“传阮柒。”

“渡河的船只你们已经找到了吗?”华兴笑着说道。

“主公请放心!船是有,但数目太少,部队人多,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阮柒很慎重地说道。

“渡河时间这么长,肯定会暴露形迹,突袭恐怕很难实现。”刘永福对华兴说道。

“我们可以先派两三百名士兵,在河岸一带对敌人的斥候实施攻击,肃清他们的暗桩。”冯资材在一边出主意道。

华兴没有吱声,他从怀里掏出地图,看了又看,然后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问身边的徐年道:“这里可有渡口?”

“有!此地距离新城州七十里,渤海军非常注意这里。”

“请杨都虞候来!命令部队,进入山林驻扎休息。阮柒准备船只,我们明天渡河。斥候队立即散开,肃清二十里范围内的敌人。”华兴随即连续下达命令。

杨咨飞马赶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安史攻略》,方便以后阅读安史攻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浑河诈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安史攻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浑河诈兵并对安史攻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