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梦隔一重帘(中)

作品:许天下|作者:胖小猫|分类:古言|更新:2020-04-10 00:03:16|字数:9718字

“比起这个,孩儿更在意的关歇执意将她嫁过来的意图,美貌与否,于孩儿而言,也都是千人一面罢了。”

“话是如此,但那关玉薇不过红尘中一痴心女子,即便你不喜欢,为娘还是希望你能尽可能善待于她,不为别的,只为不叫那关歇抓住把柄,借题发挥,更为……保护你在乎的人。”

瑞谚微微颔首:“她若安守本分,孩儿自会保全她侧妃名分,锦衣玉食优待于她,母后就不必为此事烦忧了。”

宋九思宽慰地笑笑,理了理瑞谚的衣领,“虽是指婚,毕竟也是喜事一桩,为娘也没什么贺礼,等下让阿袖将为娘珍藏的那幅佛像丹青拿给你,就当是为娘为你贺喜了。”

瑞谚握住宋九思的手,那双手有些粗糙干瘪,却依旧如他记忆中那般温热。

此时,聂卫在外面敲了敲门:“王爷,刘公公来了,说时辰差不多了。”

一个时辰的时间短暂如斯,瑞谚对宋九思道:“请母后相信孩儿,再忍耐忍耐,您不会在此受一辈子苦的……”

“为娘自然是信你,但在此清修实则也无甚苦受,你只需专心做你的事便可,不必担心这边。”

这时阿袖捧着一个长盒走了出来,瑞谚接过来,那分量沉甸甸的竟有些坠手。

“孩儿此次从淮东带回一批海藏大师手抄佛经孤本,今日也带进宫来了,就放在楼底,母后闲时便可着阿袖姑姑去取来一阅。”

“谚儿有心了。”宋九思慈爱地笑着,“好了,时辰不早了快回去吧。”

瑞谚再次对宋九思叩了个头,方才携着聂卫下了九重塔。

宋九思站在门廊上,看着瑞谚出了万卷楼,慢慢走远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渐渐敛了起来。

阿袖走过来,说道:“师太,殿下送来的佛经,我刚才都去看过了,一共三十二卷,您要不要去看看?”

宋九思轻轻扬了扬手,双眼依然望着远处,那背影已然有些模糊不清了。

阿袖见宋九思眉头微蹙,似有愁容,便劝慰道:“师太也不用过于担心了,八年了,殿下不也是如此好好的吗?”

宋九思却道:“他自是向来不用担心的……”

“那师太是在担心,殿下身边那名女子?”

“是,也不是。”

“奴婢不明师太所言……”

“瑞谚在我膝下抚养近二十年,你何曾见过他那样提起过任何一名女子?”

“奴婢见殿下也是师太问起,兴许就多说了几句?”

“并非如此,他方才说起那女子之时,那语气,那神态,像极了先皇……”

“父子相似,并未有何不妥啊……”

宋九思摇摇头,轻叹口气,道:“像极了先皇在人前说起陈淑妃的样子。”

“师太的意思,那女子是殿下心中之人?即便如此,师太又何以如此忧心?”

“我是太了解先皇,也太了解瑞谚了,怕就怕瑞谚终有一天重蹈先皇覆辙,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师太多虑了罢,依奴婢看,殿下不是耽于儿女情长之人。”

“但愿如此罢。”宋九思回到屋内,一眼便看到方才放置那画轴的桌子,说道:“还是去看看那些佛经吧。”

“是,奴婢扶您下去。”

两人来到底楼,那些竹简垒放得整整齐齐靠着大门一侧,几乎占了半面墙壁。

这些貌似普通的竹简,每一卷都差不多的样子,但能看出已是久经了不少年头,某些竹简片开始有些发黄发黑,某些也有少许的残损,瑞谚送进宫之前,已经逐一细心地处理过,每一卷都用锦缎包裹着,便于长久保存。

宋九思将这些竹简扫视了一遍,拿出其中一卷,徐徐展开来,一张纸片悠然飘落而下。

阿袖拾起来看了一眼,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宋九思拿过那纸片来一看,那是一幅画,画的是一枚玉佩的图样,旁边还用小字标注着:拾于淮东郡沧水县郊。

“淮东,沧水……他还是不愿意放弃……”宋九思收起纸片,“这固执的劲头,竟也与先皇一模一样。”

朔王府次日一早便迎来了宣赐婚圣旨的刘裕。

其实早在昨夜,瑞谚还未回到王府之时,他接受赐婚的消息便已传回了王府。

阿淼并不意外,也并没有多伤心,本就是注定的结果,只是真正摆到了跟前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刻不想接受,仅仅也只有那么一刻而已,有些事,还真是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人能做的,也只有接受,如果那位新侧妃能得瑞谚欢心,他能得之所爱,便也好。阿淼甚至想着,待侧妃入府,便向瑞谚提出换一名侍墨,以后漫长的日子,可是没有信心保证自己能永远这样心如止水。

算算日子,也就不过三十日了。

阿淼觉得,该是好好规划一下这剩余的三十日时间了,或者,从现在就该开始物色新的侍墨,经过这几日,也实在不知道今后该如何同他相处,一个谎言,便用了无数个谎言来圆,道最后终于崩塌的时候,却还是不得不又说下一个新的谎言,她觉得好累,累到有些不愿意睁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许天下》,方便以后阅读许天下第七十章 梦隔一重帘(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许天下第七十章 梦隔一重帘(中)并对许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