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绣花针的革命

作品:寻唐问宋|作者:盼夏小师弟|分类:历史|更新:2020-04-24 12:19:10|字数:7536字

福建的阴雨夹杂着一种北方没有的凄冷,由于多山多水,蒙蒙雾气笼罩了泉州城,昨日的喜气被一扫而空,陈峤等人在门前烤火取暖,赏析雨色。

王氏三龙正在借助马车礼送宾客,见一群藩客冒着烟雨向登云楼奔来,上前与蒲诃栗随便道了几句佳节的问候,就以琐事繁忙,一切全凭李君安排为由,暂作道别。

“李司马这是一刻都不停闲啊!”陈峤搓了搓手,今年的凛冬似乎比往年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诸位先上去吃杯水酒,暖暖身子,我稍后就来。”李君让张延鲁先带众人前去登云楼。

在靠近跳跃的火影,李君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温度,嬉笑道:“早年长安一个老道为我相面,说我命里无福,而世人常说的福气想必就是像陈老这般儿孙满堂,福泽延绵依此推断,恐怕我李君今生都没什么红颜知己了。”

陈峤天命之年时,名动泉州,又娶了一房如花似玉的妾侍,在考中进士后,终于闲下心,将儿女悉数唤来,仔细一数,竟有十七个儿女,邻里街坊都说他是老牛读书还不忘耕田……

见李君竟拿自己开起玩笑,陈峤也不客气道:“李司马过谦了不是,昨夜弄新妇过后,我族中的女子都前来向老朽打听李司马的身世,想必是对李司马心生爱慕。”

“言重了、言重了!”

李君说时,又添了一把木炭,火焰跳动,双腿暖洋洋的,舒畅之感涌上心头,随即朝陈峤笑道:“昨夜弄新妇时,新娘的姐妹看陈老时那种眼神,怎么看都像当年长安女子看白乐天挥毫洒墨,提笔赋诗的样子。”

顿时门前一阵朗笑冲淡了冬日的寒气,虬髯满面的蔡岩用衣袖遮住胡须,朝刚刚热闹的登云楼望了一眼,低首掩声道:“李司马这是又在打这群藩客的主意吧?可得留点心神,我等年纪大了,就全仰仗李司马与这群藩客周旋了。”

但见李君呵呵笑道:“各位都是清廉之士,这些日为泉州受累,待两三年之后,我敢保证泉州府库充盈,届时给各位全都换上一套大房子,再娶几个小娘子暖床,免得天寒地冻,还要在此烤火取暖。”

话言毕,陈峤顿时羞红了脸,淅沥沥的小雨打在李君的斗笠上,蔡岩轻声叹道:“这李司马真是个奇人也!”

“是啊,真让人难以捉摸。”陈峤思索时,嘴角扬起一抹玩味。

登云楼这几日为王审邽大婚忙地一塌糊涂,掌事本以为宾客散了之后,就可以暂作休息,没想到刹那间又涌进来近百人,可他已经没有菜肴招待了。

在一声声致歉后,张延鲁让掌事拿出好酒招待即可,众人之心本就不在菜肴之上,随即李言依案而卧,对众藩客侃侃,将李君在光州诸事一一道出,为宴席添了一道最美味的佳肴,听得蒲诃栗一阵惊心,一阵欢乐。

“李使长是说我的李兄弟原来是这支军队的首领?”畅聊间,李言说到了竹林拜剑盟誓一事,蒲诃栗听出了一丝韵味。

李言眺望四方,见没有闲杂之人,掩声道:“这话可别传出去了,我那弟弟为此事隐退了半年之久,前些时日才出山,若是被有心之人听去了,那可就坏了我弟弟的大事了。”

“了解,了解!”蒲诃栗去长安时,是一路徒步前去的,在这期间不仅结交了许多各地的商客,还一睹了大唐中原地带的风土人情,对于这些政事,他也略懂一二,随即翘起拇指赞道:“李兄弟真乃胸怀苍生之人呐。”

谈及此事,李言气就不打一出来,明明做主公轻而易举,非要装作大度,拱手于人,闹得何云义这些时日都没个好脸色,这次李君搬来泉州,何云义也没前来,恐怕二人已经在这件事上是闹出死结了

越想越气,李言抬手灌了一杯烈酒,呵斥道:“什么胸怀苍生之人,他就是个缝衣匠,专门给他人做嫁衣的。”

见他有些醉酒胡言,老成持重的张延鲁退去酒杯,劝道:“都是过去的事了,就别再旧事重提,免得伤了兄弟情义。”

“伤不了,伤不了的,我那弟弟坑了我千百回,我都没在意,这点小事,又岂会放在心上。”

李言说时,扑腾起身子,嘴里的舌头胡乱打转道:“我告诉张老一个秘密,我那弟弟正在布一盘大棋,待事成之后,这乱世也就安定了,哈哈……呃!”

见他确实醉了,张延鲁让登云楼的伙计将他抬去偏房暂作休息,两个伙计根本就搬不动二百斤,死沉沉的李言,还是蒲诃栗的同伴气力十足,在其小腿一瞪,瞬间将李言架在了背上,绕过漆红大柱,随伙计将他搬到了榻上。

众人人全然不知,墙角处自斟自饮的陈岘将所有话语听声入耳,心中已经打起了小算盘。

当李言在榻上胡言乱语时,李君已经别过黄滔,踏步上了登云楼,藩客们还在回味李言嘴中的话语,蒲诃栗上前迎道:“没想到长安一别,李兄竟还有如此经历,实在佩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寻唐问宋》,方便以后阅读寻唐问宋第八十一章 绣花针的革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寻唐问宋第八十一章 绣花针的革命并对寻唐问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