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寻花之路

作品:寻唐问宋|作者:盼夏小师弟|分类:历史|更新:2020-04-25 17:42:22|字数:5452字

移花接木是指将一种花木的枝条或者嫩芽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后世常用于果树,而此技术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并且关于移花接木还有一个战国时期楚国的典故。春秋时的小国黄国灭亡后,一部分遗民仍留在潢川坚守残破不堪的国家,到了战国晚期,黄国遗民黄歇在楚烈王门下做官,也就是后来的春申君。

黄歇想报亡国之仇,于是献上美女数名,可惜楚王荒淫无度,以致无力生子,于是便于门客李园勾结,将李园的妹妹送给楚王,三个月后,李园的妹妹嫣嫣果然有了身孕。黄歇就是用绿帽子式的移花接木手法将楚国的大权紧紧握在手中的。

后世影视剧中豪门勾心斗角最常用的一招,强如韦瑜岂有不知,而且当年从程父那里获得的莫连也是经过一老道传授,采用的移花接木手法,只是刚才被黄老众人带偏了情绪,一时间没想到这个速成的办法。

而让韦瑜吃惊的是,李君竟然也知道,并且在道出移花接木之后,连其中的诸多细节也一股脑道了出来。惊叹之余,更是想要探寻他身上那份多样的神秘。

黄老行医多年,也曾听闻过移花接木之术,只是未曾亲眼见过,经李君道说其中细节后,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如今之计,得尽快确定莫连是否真能解救潮州的瘟疫,所以必须赶在莫连花落之前赶到广州采摘回来。其实最初黄老是有心一起同往广州亲身见证那移花接木奇迹的,可是潮州这边终究是离不开他,也只能让李君和韦瑜前往了,毕竟他们还要开启通商海贸的旅程,为之后的岭南以及闽地备足挺过这场灾难的粮食。

行程定在两日之后,因为如今榕江中全是腐臭的鱼虾,为了防止疫情突变,引发更大规模的感染,在离开之前,必须先将榕江两岸的百姓迁往韩江上游,也就是杏黄坡附近。那里有韦瑜带来的粮食,环境也相对较为安全,且韩江上游的稻米受到飓风的影响不是很大,如果悉心照料,待到秋收后,也能减少岭南其他州郡的压力。

一场浩大,数以万计的短途迁移在阴云密布的天色中逐渐启程,沿路有韦瑜带来的随从护卫,也有李君从潮州百姓中挑选出来的精壮汉子护卫在另一旁,算是有惊无险抵达杏黄坡。

在见到成群结队的百姓蜂拥至杏黄坡下时,知柔也是被这一幕所惊叹,他能想到受难百姓或以万计,却是没想到整个潮州百姓都被牵连其中。得知此情此景,乃是拜潮州一众官吏所赐,知柔几乎咬碎一口银牙。正所谓,天灾不可怕,只要团结一致,总会人定胜天,最怕的就是当权者不思民苦,天灾演变成人祸,陷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惊叹的不止知柔,迁徙途中,李君从钟义德口中得知了封州的一些情况,断定韦瑜此次亲赴潮州,必有所求。当他看到杏黄坡驿馆内,韦瑜放置的潮州沙盘时,除了惊叹韦瑜的雄才之余,更是被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魄力所震慑。

此前李君还在考虑瘟疫过后,如何恢复潮州生产,如今有了韦瑜这方沙盘,即使瘟疫短时间内无法驱除,也能以此指挥潮州民众恢复一定的生产,既而坚持两到三年之久不在话下。

最初莫莲花都是四月末就调令落败,如今正值小冰河期,反倒让莫莲凋谢的时间无形中延迟了一个月,不过,也是时间紧迫。在重新分工后,知柔仍旧坐镇杏黄坡驿馆指挥全局,借韦瑜运来的粮食,调动潮州力所能及的百姓,尽快清理几大河流中堵塞的腐臭鱼虾。

黄老与潮州五族医者照顾病者的同时,看能否以其他药石解救这场瘟疫,毕竟不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莫连之上,而且有了韦瑜相助,韦氏在岭南的各大药坊很快就会将原本稀缺的药草搬运过来,到时候黄老就不必处处拮据,可以彻底放开手脚研制解救之法了。

原本李君是想刁光胤继续作为百姓们的精神支柱,可又不忍他过度劳累,况且如今已经有了可以支撑两个月的粮食,再让一个与世无争的画工扛起这份担子,实在太过残忍,只好将这份重担撇给还未上任的盐铁使知柔,让他提前体验体验一把岭南盐铁使的辛酸,同样也让傻徒弟钟义德随知柔多学习学习。

迁徙韩江上游后,又得重新整顿,期间琐事越缠越多,不经意间,已是耽搁了两日,早间众人也都见过李君的布置,算是有了经验,再这样像个老妈子一样,事事安排的到位,恐怕,明年都到不了广州。终是强忍狠下心来,二人于一众百姓正在进食的间隙,悄悄摸出了韩江。

看着身后重新树立起来的一座座草棚,和草棚下那一张张满是期待的面庞,李君不由苦涩道:“没想到救灾之人,竟也有偷偷逃走的时候。”

“那是百姓们对李司马的爱戴啊!”韦瑜看着似有不舍的李君,心中千万疑惑涌上心头,这个谜一样的男子,究竟是为了什么?是真如当年游医四方的黄老一般赤诚吗?可他清澈的眼神中为何总是隐隐透出一股连她也说不清楚的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寻唐问宋》,方便以后阅读寻唐问宋第五十章 寻花之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寻唐问宋第五十章 寻花之路并对寻唐问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