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无利不起早

作品:寻唐问宋|作者:盼夏小师弟|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7 23:42:29|字数:4624字

猜个毛线!郑晖那边怕是已经十万火急了,就是天王老子下凡,也得有粮食才行。

这二人一次败北,就时刻想着要压李君一头,曹举目前还不能拿李君如何,只能在小事上斤斤计较,韦瑜顾忌不多,此刻怕是已经在琢磨如何复仇了。

曹举还在满心欢喜等待李君猜测,却见他已然步入大厅。出去这半天,靖源竟将半死不活的万景忻给救活了,只是潮州守军手中的的刀枪剑戟也不是纸糊的,万景忻一时半会还没法下地,更悲惨的是,如今常康郡刚恢复安定,城中作坊大多处于歇业状态,药坊的郎中和小厮也都跑路了,一时半会凑不齐医治刀伤的药草,万景忻只能强忍着疼痛,卧在榻上。

“想活命吗?”李君开门见山道。

死过一次的人最知道生命珍惜,万景忻扯动干涸的嗓音颤颤道:“还请李司马教我。”

“我救不了你,如今能救万指挥使的只有韦三郎。”

闻言,韦怀轻哼一声,不屑道:“韦某可没这么大的本事,万指挥使还是自求多福吧。”

方芦是个铮铮铁汉,见不惯韦怀这般欺辱刘公亲随,推开韦三郎,安抚万景忻道:“大不了我带万兄弟回广州都督府,刘公自会请来仁心妙手的医师为你救治,不用在此低声下气求人。”

“怕是还未出城,万指挥使已颠簸至死了……”

“那也不在此处受你韦氏的鸟气!”方芦愤愤地打断韦三郎的话语。

这一幕着实好笑,潮州守军侵占常康郡时,双方还能携手共进,如今潮州守军刚刚离去,双方便又扯起皮来,实在乏味至极。李君也不想在此耽搁,走近靖源师徒二人,长施一礼:“端州形势出了新的转机,我当需连夜赶往广州,与刘公商谈,至于移植莫连一事,就全仰仗真人了。”

但见靖源面露难色:“李司马既知晓移花接木之术,想来也懂得移花接木当需选定时节,预准气候,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而如今距莫连凋谢之期不过十几日,贫道纵使又万般手段,也敌不过时节变化啊。”

“倒是我忽略了……”

李君说时,心中斗然闪过一个念头,激动道:“或许可以借用温室培育之法!”

“何谓温室……培育?”靖源好奇道。

一时半会李君也难以将温室培育的细节道于二人,只能简单解释道:“莫连暖春开放,盛夏调令,那我们就搭建一处适合莫连生长的环境……”

靖源研究花草多年,对于植物的生长气候、土壤、水分等都有过细致观察,若真能像李君所言,搭建一处适合莫连生长的环境,或许还真能在盛夏亦或是寒冬培育出莫连。

“只不过……怕是要耗费一番功夫吧?”靖源疑虑未消道。

“不仅如此,重要的是,用何物搭建李司马所言的环境呢?”韦瑜紧随靖源的疑虑附和道。

只听李君脱口道:“玻璃!”

靖源自是不知玻璃为何物,倒是韦瑜想来喜欢琢磨新奇之物,去年泉州大肆宣扬玻璃,家家户户给直棂门装上玻璃,她也差人去买了几块回封州,因被其光滑透亮所吸引,还特意请工匠制作了一个鱼缸,摆在卧榻,时不时看上几眼欢快的游鱼,顿时大感神清气爽。

本来今年是打算去泉州请教,将制作玻璃技术引进岭南,再置几间作坊,只是被段氏怀有身孕给耽搁了,却没想到那玻璃还能制作温室,供养莫连生长在不同季节,那以后岂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芬红的莫连了?

温室培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靖源韦瑜二人更是听都没听过,而眼下李君还要先去广州,只能嘱托靖源先行潮州,支会钟义德尽快在潮州建造一处玻璃坊,待端州事宜解决之后,自己再亲自去调试。

这时,曹举进厅来催促李君尽快启程,今夜或许郑晖也会前去广州。

沉思片刻,李君叹了口气,对韦怀施礼道:“昨日应了三郎召回流散的常康郡百姓,看来是不能如愿了……”

从不吃亏的韦怀,闻言,急切道:“就算是李司马不想帮韦某,也应该考虑考虑常康郡今年的收成,如今潮州急需粮食,多一份收成也多一份助力不是?”

说罢,却见韦瑜不住地摇头暗道:“阿哥这是又掉进李君的陷阱了……真是防都防不住啊!”

“那李君就先在此多谢三郎的慷慨了!”

喜兴之余,李君把住韦怀,满是坏笑道:“三郎不是想找回流散的常康郡百姓,准备夏收吗?很简单,将韦府存储的粮食一分为三,一份聚于城外,每日施粥分粮,不出七日,流散的百姓自当回归,届时三郎再租佃一部分田产,今年常康郡收成可确保无忧。”

一听要放自己的血,韦怀当即心如刀绞,却又是无可奈何:“那为何要分三份,其他两份作甚?”

“一份由方将军运往端州应急……”

“不行!”韦怀急声打断道,“施粥分粮韦某倒是可以接受,凭什么还要分粮与端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寻唐问宋》,方便以后阅读寻唐问宋第七十一章 无利不起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寻唐问宋第七十一章 无利不起早并对寻唐问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